公益爱心援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pf/a_6169140.html
/05/10
LOVELIFE
要点速览
01自然有爱
02爱极生恨,相爱相杀
03自然面临的困境
04我们该怎么做?
全文字数:左右
阅读时间:8分钟
前言
5月10日晚由青萤行动与14个大学生环保社团(团体)联合主办的生物多样性线上讲座之“你身边自然里的爱恨情仇”顺利开展。本场由木目自然教育工作室的创始人熊童子作为主分享嘉宾的讲座,线上参与人数稳定在人,讲座收集到的活动满意度平均得分也高达9.4分(满分10分)。
虫界三角恋?
小花纹路中的藏宝图?
新型捕蝇草?
预告推文中的三个疑问你解决了嘛?
让我们现在一起来回顾当晚熊童子的分享
调动我们的想象与感官
和自然谈场超越时空的爱恋吧~
PART1自然有爱
(1)同族之间的爱——以繁衍/育雏为目的的恋爱
1、植物之间的爱
①广撒博爱式——风媒花
借助风的力量,花粉落到柱头上就可喜结连理了
常见植株:
从左到右分别为垂柳、构树、杨梅、禾本(早熟禾)等
视频中大家看到的白色粉末都是花粉哦
②月老乱点的随机式——虫媒花
为了增加对昆虫的吸引力,大部分花朵和会开得很鲜艳或是有明显的气味
常见植株:
杜鹃(映山红)
小蜡
问题拓展
为什么一株植物要挑选不同时间开花?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避免近亲通婚
③全部给你的痴情专一式
图片中黄色的部分是花粉团(想到淡黄的长裙……)
它们经常被一个昆虫采蜜时被带走,传播到另一个花朵上。兰科中的蝴蝶兰就是这类花中痴情种的典型啦~
2、动物的爱更加丰富
①鸟类示爱方式
1)小??—银铃般歌唱
音频来源:熊童子
2)凤头??——水上芭蕾的舞蹈
3)普通翠鸟——彩礼?!
图片左边翠鸟mm,右边帅哥,帅哥想通过来献殷勤(互相交换戒指)
②昆虫也有不少有趣的行为
这会是虫届中的三角恋吗?
其实这是舞虻的彩礼,右下角的是雄武虻给雌舞虻的食物(小昆虫)
(2)异族之间的爱
1、双方都接受的
花为了吸引动物无所不用
食、色、香,对应着味觉、视觉、嗅觉
视觉:黄色是早春最吸引昆虫的颜色
从左到右为蒲公英猫抓草蛇莓
味觉:小花里的纹路指向什么宝藏呢?
这些花纹的名字为蜜导,常见于唇形科的植物,可以帮助昆虫了解在哪里有花蜜,从而更好帮助传粉。
嗅觉:白花、花小者常用的吸引方式
颜色不够香味来凑
从左到右分别为香樟、忍冬、络石、柚子
蚂蚁通过饲养不同的“牛”——蚜虫蚧虫角蝉等
发展“畜牧业”来获得更美味的食物
2、单方面获益的:捕食和寄生
菜粉蝶的幼虫
就像人爱吃菜一样,许多虫子也爱吃菜
我们与虫子对植株的爱发生矛盾时就产生了冲突
尽管多数时候人族占有压倒性的胜利
可虫族依旧伺机而动(比如近期的非洲蝗灾)
PART2爱极生恨相爱相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植物界动物界中的“斗争行为”
花苞往往是柔软的代表但不等于任人宰割
图片中花苞上的点其实是蔷薇属的腺毛,可以分泌具有粘性的液体,让部分小昆虫被黏住而不会破坏花苞,该特点常见于蔷薇科、唇形科。
植株叶子不想被太多昆虫蚕食,所以变成用毒大师,常见于天南星科。
鸟儿爱虫,于是虫就要以各种方法来反制
如伪装粪便的(金星尺蛾、凤蝶的幼虫)
伪装成树枝——舟蛾(图片中粗的部分)
还有受到刺激惊吓,会吓人的——夹竹桃天蛾
它胸节上有两个蓝色的斑点,乍一看像外星人的大眼睛,紧急时候亮出可以吓走鸟类。
警告有毒的——浙山蛩
当然反抗也不是%成功的,敌手环伺,只有一招很难对付所有敌人。
比如厨房里各类蔬菜也难以逃脱出人类对于美食的热爱
PART3自然面临的风险
以上自然中丰富的故事情节来自于地球上生物的多样与丰富,我们听闻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但目前地球的这一性质又经常受到很多外力的破坏,这里总结了5种物种灭绝因子。
1、栖息地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最大的敌人
云南绿孔雀的保护:水电战项目的建成可能使绿孔雀习惯的河滩的栖息地被破坏,绿孔雀也将面临着完全灭绝的风险。
沙巴州的热带雨林——大量的原始热带雨林被破坏种上了经济价值高的油棕林。
上海:城市的扩张周边的湿地农田之后全变成了人工的建筑物很少有绿色存在了、大城市中自然被赶得好远。
2、外来入侵物种
如入侵到我国的华南地区非洲大蜗牛消灭了本土陆生蜗牛50%-70%的数量,可能还把很多我们不知道名字的原生蜗牛的种类彻底赶出。
类似于此类生物入侵的还有福寿螺和小龙虾
3、环境污染
如《寂静的春天》指出的DDT农药的滥用,会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这不仅仅将影响生活在这片区域中的生物,人类也很难幸免(日本的水俣病、伦敦的烟雾事件)
4、人口过剩
人口带来的资源压力
5、过度采收
人与自然看似和平之下却依旧执行着“三光政策”,被人杀光的穿山甲、禾花雀,被人挖光的野生杜鹃、空谷幽兰。由于传说中的药用滋补价值或是珍贵这些生物被不断采挖、伤害。稀缺性的进一步增加也带来价格的不断抬升,“私人收藏”这类珍稀物种也被人们看成面子和地位的体现。
PART4我们该怎么做
从往期自然观察的活动之中,熊童子有了“没有情感基础的环境行动都是耍流氓”的感触。特别对于孩子的自然教育,若他们缺少与保护的对象的情感链接,在自然中的观察与记录很可能变成听从大人指示下的流程化举措。
熊童子倡导的教育方式是告诉孩子们怎么对待我们的朋友就怎么对待动物。曾经的一个事例让他非常感动。一位小朋友在西湖边的自然观察活动中主动地告诉正在投喂鸳鸯地老奶奶我们应该怎么与野生动物相处,应该是让他们在环境中自行觅食,而不是要靠人工投喂活下去。惊讶于孩子的主动的同时他也意识到和动物之间建立的情感连接和可能会激发更多保护的自发行动。
不懂自然运作规律的爱也是耍流氓,许多宗教放生的东西可能会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来外来物种入侵的恶果。我们应该为了自然的好,理性、客观地去发声和行动,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去保护住自然应该有的样子。
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环保的斗士
我们期待大家能迈开步子去了解自然
可以尝试着
把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落实于我们的生活
不需要轰轰烈烈地呐喊
静默无声的举动也可以带来很多的改变
从消费习惯开始
从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转变开始
我们相信每一个人行为的力量
相信不论在什么位置都有它能发挥的光和热
相信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人在看
相信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身边的人
相信我们身边的人也可能模仿我们的行为
或许有一天,我们终将成为浪潮
--THEEND--
再次感谢本次讲座的联合主办方与分享嘉宾熊童子~!
熊童子本熊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