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定义

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寄生虫病: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原虫感染:阿米巴病、疟疾、黑热病、弓形虫病。

蠕虫感染:日本血吸虫、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姜片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旋毛虫病、肠绦虫病、包虫病。

传染与感染的区别和联系

主要区别和联系

传染:为可传播性感染

(1)通常指不可传播性,局限性例如:心肌感染  I40.0

(2)当特指为某种微生物,也相当一部分是传染性

例如:HIV感染(Z21),这时感染又是可传播性的了。

本章的特点

典型特殊组合章

强调的不是疾病的发生部位,而是疾病的病因。

特殊组合章定义:

除解剖系统分类的各章外,余者是特殊组合章。第三章至第十四章(除外第五章)是按解剖系统分类的章。

没有星号编码的类目,但伴随着剑号编码列有分类于其他章疾病的星号编码。

例如:衣原体结膜炎A74.0?H1.1*

星剑号分类系统:

指星号及剑号编码,剑号表明疾病的病因,星号表明疾病的临床表现

本章的分类轴心

分类轴心:病因(注意查看有无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多数“节”分类的是某种特殊的病原体。

例如:A15—A19结核病。

A00-A09肠道传染病A50-A64主要为性传播模式的感染,这两节的分类包含了若干种病原体,例如:

A00霍乱

A01伤寒和副伤寒

A02其他沙门氏菌感染

A0细菌性痢疾

A04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

A05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可归类在他处

A06阿米巴病...

本章的包括和不包括

“某些”的含义:并非所有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分类于本章,

包括:一般认为有传染性的或可传播性的疾病。

●传染性: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到别的生物体内。

●传播性: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使生物体受到感染。

不包括:

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或可疑携带者Z22.-

例如:伤寒携带者Z22.0

例如:白喉可疑携带者Z22.0

例如:病毒性肝炎病原携带者Z22.5

病原携带者定义: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比如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健康携带者。

比如:结核病隐性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但无临床表现。

编码至:R76.1结核菌素试验的异常反应

比如:肠伤寒隐性感染:大便培养发现伤寒杆菌,但无临床表现,属健康带菌者。

编码至:Z22.0伤寒带菌者

非传染性病因的局部感染,一般被分类于身体的各系统。

例如:前列腺感染N42.8鼻窦炎J2.9

注意:如果指明了感染的病原体,除细菌、病毒外,一般都分类于第一章中.

  例如:梅毒性心肌感染A52.0?I41.0*

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分类于O98.-。

例如:淋病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98.2

病毒性肝炎并发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98.4

注意:产科的破伤风和HIV感染又都分类于第一章。

例如:产科破伤风A4HIV感染B20.-

发生于围生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分类于P5-P9

例如:新生儿大肠杆菌性脓毒症P6.4

新生儿念珠菌病P7.5

  注意:但新生儿期的破伤风、先天性梅毒、围生期的淋球菌感染和围生期HIV感染又都分类于第一章。

例如:新生儿破伤风A

围生期定义:自妊娠的第22整周(天)开始至出生后的7整天结束。

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类于J00-J22。

例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6.9

流行性感冒J11.1

编码查找方法

主导词的选择

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都要以“感染”为主导词,“传染”是不能作为主导词。

例如:链球菌感染A49.1

主导词  

在第三卷索引中查找

    感染

    ?链球菌NEC(溶血性)A49.1

在第一卷中核对编码

    A49.1未特指部位的链球菌感染

感染造成器官的损害,可以用“病”做主导词。

例如:前列腺感染N42.8

?前列腺N42.8

神经系统感染,若能明确病因、临床表现,以临床表现做主导词,否则以“疾患”做主导词。

例如:三叉神经感染G50.9

疾患

?神经

??三叉G50.9

寄生虫感染在索引中可能被描述“侵染”或“感染”,所以“侵染”或“感染”主导词都应查阅。

例如:肝华支睾吸虫感染B66.1

侵染

?吸虫

??肝

???由于华支睾吸虫

编码规则:

除另有说明外,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的,按活动性、急性的情况进行分类。

例如:

肺结核(假定为活动性)A16.2

其他类目说明

1、类目的标题由原来的“推测为传染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修改为现在的“其他传染性和未特指病因的胃肠炎和结肠炎”

2、明确A09类目病因为传染或未特指病因

、增加.0与.9的亚目

A09.0其他和未特指传染性病因的胃肠炎和结肠炎

A09.9未特指病因的胃肠炎和结肠炎

4、编码原则不变,分类到A09的疾病,可以被假定为非传染性病因,分类于K52.9。

5、细菌性、原虫性、病毒性和其他特指的传染性病原体所引起腹泻和胃肠炎分类于(A00-A08)

6、举例说明:

  非传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归类于K52.9

  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P78.

  新生儿某种病原体的感染性腹泻A00-B99

具体案例

(A15-A19)结核病

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菌感染

不包括:先天性结核(P7.0)

    与结核有关的肺尘埃沉着病(J65)

    结核后遗症(B09.-)

    结核性硅沉着病(J65)

注意点

临床诊断的结核病一般都是经过细菌学或组织学证实,但在诊断中又都不指出来。因此在查找编码时,需要看病案的化验结果以确认诊断是否有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结核病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分类情况

A15呼吸道结核——经过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A16呼吸道结核——未经过细菌学和组织学证实

A17-A19身体其他器官的结核病——不强调实验室证实情况

A19粟粒性结核

分类轴心(两个分类轴心)

临床表现:急性慢性

部位:单个多个

假定分类:未指明急慢性的情况,假定为急性编码。

例如:粟粒性肺结核

结核,结核性

-粟粒性

--急性

---特指单一部位A19.0

B08.2猝发疹[第六病]

B08.8其他特指的以皮肤和粘膜损害为特征的病毒性感染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的一种急性短程病,可能是病毒所致,患儿高热-4天后体温骤降至正常,在退热前、退热时和退热后不久,躯干出现斑丘疹,并波及其他区域,因在疹病中是第六个被报道,因此又被称为第六病。

●幼儿急疹=第六病=猝发疹=B08.2

主导词——“第六病”或“疹病,急疹”

  第四病:特征是全身鲜红的玫瑰丘疹。  

●儿童轻型发热病=第四病=杜克疹热病

        =猝发疹=B08.8

主导词——“疹病”

两者都可称猝发疹,但临床表现不同,分类也不同。

B95-B97(细菌、病毒和其他传染性病原体)

!!!明确规定:B95-B97用于说明感染的病原体,严格规定B95-B97不能作为主要编码。因此疾病诊断必须注明部位。

例如:急性鼻窦炎,流感嗜血杆菌引起

J01.9B96.

(B20-B2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分类范围

HIV病的病人是免疫系统受损害,因此并发症常常不是单一的。这一节的编码就是为了分类HIV病的并发症。不包括感染HIV病毒无症状者(Z21)。

窗口期

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IV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段时间,一般为2周~个月,少数人可到4个月或5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目前国际公认的窗口期是6个月,但随着检验方式的进步,窗口期已经大大缩短。

编码规则

(1)用B20-B24编码,一般不将HIV病所引起的并发症与HIV病分别编码,医院为了科研的需要,可再编一个说明并发症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例如: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

主要编码:B2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造成的卡波西肉瘤)

选择性附加编码:C46.9(未特指的卡波西肉瘤)

(2)当存在于可分类到B20-B22中某一个类目中两个或两个亚目以上的情况时,应编码到该类目的.7中。如果需要时,可采用B20-B24中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以详细说明所列情况。

例如:HIV病伴弓形体病和隐球菌病

B20.8(附)B20.5(附)B20.7(主)

()当存在于B20-B22中两个或两个类目的情况时,要分类到B22.7。如果需要时,可采用B20-B24中的编码作为附加编码以详细说明所列情况。

例如: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和隐球菌病

B21.0(附)B20.5(附)B22.7(主)

(4)当HIV疾病发生之前已存在某种疾病时,这个疾病不要当作HIV病的并发症来编码,而要按一般疾病编码的方法进行编码,且这个疾病的编码要作为附加编码。

例如:HIV病引起的伯基特淋巴瘤

B21.1(主)A16.2(附)

(B90-B9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后遗症

后遗症(晚期效应)

    疾病本身已不复存在,但还存在影响身体的症状、体征。B90-B94是A00-B89中的疾病的后遗症,疾病本身分类于A00-B89

使用本节后遗症规定

A:当指出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时,后遗症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例如:脊柱侧凸M41.4脊髓灰质炎B91

(主要编码)(附加编码)

B:当未指出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时,又无法获得进一步资料时,后遗症才能作为主要诊断。

例如:脊髓灰质炎B91

(主要编码)

练习题

结核性脑膜炎A17.0+G01*

带状疱疹后三叉神经痛B02.2+G5.0*

耳带状疱疹B02.2+H94.0*

肺结核,经痰培养证实A15.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巨细胞病毒感染B20.2

念珠菌性败血症B7.7

脑囊虫病(猪囊尾蚴病)B69.0+G94.8*

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B97.7

眼弓形体病B58.0+H2.0*

粟粒性肺结核A19.0

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B21.0C46.9

HIV感染伴卡波西肉瘤和隐球菌病B22.7B21.0B20.5

end

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cj/6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