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灰知
图/相关节目
《铃芽之旅》剧图,下同感受过温暖,才更有勇气面对黑暗。
未来,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到来。就像电影《铃芽之旅》里女主人公最后的一句台词:
我一直都忘了,最重要的东西我在很久以前就得到了。
很多事情的发生,当时总觉得猝不及防,而后想起,才会慢慢领悟其中的奥秘。
但是,若不经历挣扎,谁会坦然接受生命的桎梏。若能清醒而自在,谁愿意沉睡且麻痹。
出现在《铃芽之旅》里的两只猫——大臣和左大臣,更是代表了人生的两个阶段。作为制止蚓厄的要石,它们的区别可谓是整部戏的核心。
1.被拔出后的反应
大臣是第一块被拔出的要石。
面对使命,它的第一反应是逃避。
在发现喜欢的人类女孩铃芽之后,它毫不犹豫地将草太变成了一把椅子。顺便将要石的使命转移了出去。
它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铃芽,希望得到她的喜欢,和她长久地呆在一起。
反观左大臣,它是第二块被拔出的要石。被拔出后,它没有像大臣那样乱跑,任性妄为。
而是静静地来到草太的爷爷身边。蹲坐在窗户外,就那样凝视着病床上这位阔别已久的朋友。
直到想要救草太的铃芽找到他,左大臣才听话地遵循草太爷爷的请求,跟随铃芽而去。
2.面对蚓厄的态度
跟随铃芽进入常世后,左大臣的表现英勇至极。
与大臣对这世间的贪恋相比,左大臣似乎在被拔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使命。
左大臣初见大臣,就在铃芽面前将它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那意思似乎在说,怎么那么不懂事,知道自己造成了多少麻烦吗?赶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也是左大臣与蚓厄一个个回合的激战,让大臣更快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尤其当铃芽为了救出草太不惜将要石的使命揽到自己身上时,大臣如梦初醒。
它忽然发现,自己想方设法要摆脱和抓住的,都弄错了方向。
3.情感的理解与克制
显然,作为要石,左大臣经历的远比大臣更多。而且更早。
与大臣不同的是,它同样思念老友,在世间有羁绊,却能在匆匆一瞥后放下。
大臣对宿命的挣扎,很像每一个年轻人都会对生活发起的冲刺与反抗。那时的喜欢是靠近,拥抱,占有和陪伴。
若不亲身经历其中煎熬,体会到感情的本质,我们很难要求任何一个人像左大臣一样,认清自己的心,看清脚下的路。
所幸,看到铃芽对草太的执着之后,大臣不再逃避。见证了铃芽与草太为了对方而牺牲的勇气,让它对喜欢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它自愿放下看上去唾手可得的温暖,和左大臣一起奔赴使命。
左大臣与大臣,很像铃芽的4岁与16岁在那座山坡上的相遇。
有些事我们很早就经历了,有的人我们很早就遇见了。
过去不是为了过去,未来总会不期而遇。
在许多不经意的瞬间,我们已经掌握了对抗灾厄的钥匙。越是放不下的回忆里,越是藏着通向未来的奥秘。
可能是铃芽母亲送给她的那把椅子,也可能是小铃芽埋下的那堆画纸。
曾让我们痛哭流涕的,也会让我们爱得深刻。曾让我们笑着奔赴的,会让我们学会真正的勇敢与喜欢。
对大臣而言,铃芽或许会成为左大臣心中草太爷爷一般的存在。
一切的一切,只为了再见时的从容与坦然。
若无再见,就各自奔赴洪流,不亏不欠,以此为念。
-完-
看剧看人生,品戏品人情。
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