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读诗歌
原文
致遥远的你
文/贾浅浅
赏析
在广大网友的印象里,贾浅浅就是“屎尿体”诗的代表,曾经引发很大争议,她的许多诗,有否定者,也有肯定者,只是比例的问题。所以,每个人搞创作,作品的好坏也是有比例的,也只是比例不同的问题。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无论谁的作品,只选择好的来读就行,不好的可以略过。贾浅浅这首《致遥远的你》有诗友评过,索性也来试评一番。
这首诗整体读来,虽不是什么出类拔萃之作,但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有兴趣,或可一起看看。整首诗由四个部分组成,字数不少,需要点耐心。读诗先抛开诗人的身份,以免有先入为主之嫌。
标题“致遥远的你”,从四部分内容来看,分属于不同的对像。作者通过描述旅游过程中的不同见闻,反映了自己宽阔轻松的心境。各种故事的带入,让内容不至于落入单纯写景抒情的俗套中,有故事情节的内容,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诗歌创作中,稍加对具体形象的描述,可以让诗歌有血有肉,接地气,不会显得空幻虚无。
先来看第一部分。从诗句来看,作者正在南方旅游,而且是在冬春季节,北方的植物还显得荒凉,而南方就比较热闹些了,作者特意选取了四个对象“黄蝉”“朱缨花”“芭蕉叶”“猫山王榴莲”渲染南方冬天的夜晚,首先用“北方睡意正浓的腊梅”来说明此时的自己是毫无睡意,只顾着欣赏美景,有一种惬意的状态。
接着写到“芭蕉叶每晚都抱来星星”,拟人化的手法,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活力,意境的营造也有了支点。“世界着手为他们设置陷阱”,仿佛在说星星是被捕捉的对象,有点童话的味道在这里,估计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有如此心境的产生。
这部分第三节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着急入睡,通过“榴莲”“灯光”“歌曲”,从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几方面入手,击退睡意,尽量让自己沉醉在这夜色里,不愿睡去,说明作者是非常享受的,这美妙的夜晚,让人只想多呆一会儿。
第二部,内容只有一节,描述早晨醒来时的情景,阳光染红树梢,阳光系在脚踝,这两处写得传神,感觉挺美的。早晨的阳光温柔渲染万物,让作者联想到丹霞地貌、幽潭里的树叶,以及爱人的呓语,这几组意象描写很有带入感,意境也是相当抓人。景情人的融合,值得读者玩味。
第三部分,写了登船游湖的经历,也不是单纯的事件叙述,有意象的营造和对生命的思考,夹叙夹议,使得游览风光多了情趣,同时,人文景观的插入,对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更有意义。这部分有几处描写还是挺出彩的,比如把海鸥比作白色信纸,比如随波逐流的危险,比如裤兜蹦出许多鱼,作者的想象力算是发挥到极致了,而且也是非常大胆的,对底裤的描写,就显得有些博人眼球之嫌,为语言的历险增加了神秘色彩。
第四部,刻画两位彝族阿诗玛的一举一动,非常传神,既细致,又生动,通过她们,读者感受到了岁月静好,在这里,人与自然仿佛互为一体,清静自然的举止,让人向往这样的生活节奏,就像现代版的桃花源。最后三行写得可圈可点“两双如此专注的眼睛,多么像山谷里/跌跌撞撞的回音/她们需要感知世界的边缘如同正在遨游的两只海豚”,作者通过外在的描写,深入到人物内心的探索,诗歌的升华和留白并存,激发读者的想象,是比较成功的。
整着诗写了作者在远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美感,有人情味,创作上有所突破。读了作者两本诗集,这首算得上是难得的佳作,符合审美的意趣,胜过“屎尿体”。
不知道各位如何看?至此,就结束了,抛砖引玉,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