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不惑之年,特别容易怀旧,特别是到了闲暇之余,一个人总会呆呆的坐在椅子上,怀念童年的往事,这些往事夹杂有泪水,欣慰,感动,以及知识。记着儿时,每到日头西斜,村里的老人们就会手端饭碗,三五人或聚于村头槐树下,或蹲于门口,谈天论地,叙旧聊天。孩子们高兴地围在旁边听长辈们谈论,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难忘的俗语。这些俗语给我的感觉是深奥的,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却又高于生活,它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含哲理,使人增长智慧,比如说“家有万石米,赶不上个烂手艺”,就告诉人们,拥有一技之长才是出路。再比如说“千个师傅千个法,徒弟不学没得法”,就简洁形象的告诉我们,凡事都的靠自己勤学努力。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以下这两则俗语。①,宁放三天马,不当一天家对于一些70,80后的农民来说,或许经历过放牛,放羊的生活,把牛羊赶到有青草的地方,看着领头羊就行,自己就可以享受蓝天白云,悠闲的唱歌休息了。其实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浪漫,夏天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每天还要早早的赶着羊徒步十几公里,可以说又枯燥又累。但是当自己当了家后,才发现这点辛苦根本不算什么,就如老话说的,“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然后每天要买菜,做饭,洗衣,还要精打细算。父母,孩子的生活更要照顾好等等。这一天下来不少人都会大呼累得受不了。②,父管三十年,子管三十年前三十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父母在帮着自己完成,他们呕心沥血。只为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将来有一番事业。而后三十年,他们耗尽心血精力,身体不行了,也没了赚钱的能力,此时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孝敬父母。正如老话说的“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父母走人生只剩旅途”!及时行孝,别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③,猫儿狗儿,顶一口儿在农村几乎家家都会养一些小动物和牲畜,比如说牛,马,驴,猫,狗等,这些动物都有自己的用处和职责,比如说牛用来耕田,马用来驮粮,驴用来拉货,猫用来抓老鼠,狗用来看家护院。因为它们给一家出力不要什么回报,所以庄稼人都把这些牲畜当成家里的“一口人”因此有了这句“猫儿狗儿,顶一口儿”这句俗语。我想俗语的魅力就在于此,能简洁形象的告诉我们一些道理,那么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