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本期为常用药物药名释义与药效横向对比的最后一期,内容为「收涩药」以剩余几类药物。与以往一样,同学们可以边看,边回想下列中药的功效、主治、性味归经,想不起来时,要立即翻阅资料,才能加强记忆。
收涩药·药名释义
麻黄根
本品因药用麻黄的根及根茎而得名。
浮小麦
本品药用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因其干瘪轻浮,易浮于水面,故名。
五味子
本品药用其成熟的果实,“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新修本草》),因其酸、苦、甘、辛、咸五味具备而得名。
覆盆子
本品药用其果实,“因此子形似覆盆,故名”(《本草便读》)。
肉豆蔻
《本草衍义》云:“肉豆蔻对草豆蔻为名,去壳只用肉”。因其花实似豆蔻无核,故名。
山茱萸
简称“山萸”,因药用其果肉,又名“山萸肉”。本品炮制晒干后,形如黑枣皮,故又名“枣皮”。
莲子
“莲者连也,花实相连而出也”(《本草纲目》),药用其成熟的种子,故名。
诃子
原名“诃黎勒”,从“波斯船上来”(《本草纲目》),故为音译名,后简称“诃子”。
白果
原名“银杏”。本品药用其果实,“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本草纲目》)。
赤石脂
本品药用多水高岭石,因其色红,质地如脂,故名。
外用药及其他药物·药名释义
砒石
“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今江西上饶),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本草纲目》),以其毒大之故也。因性猛、产地而得名。
常山
原名“恒山”。因历史上三个皇帝(汉文帝、唐穆宗、宋真宗)皆名“恒”,因避讳而易名“常山”。
藜芦
“黑色曰黎,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本草纲目》),因色黑而得名
收涩药·药效横向对比
一、固表止汗剂: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
麻黄根
收敛止汗
浮小麦
除热止汗,益气
糯稻根
止汗退热,益胃生津
__二、涩肠止泻药
五味子
酸;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治疗久咳虚喘要药
乌梅
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乌梅炭)
五倍子
涩,寒;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罂粟壳
有毒,敛肺,涩肠,止痛煎汤:3-6g;涩肠止泻之圣药
柯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下气,利咽
肉豆蔻
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白豆蔻,草豆蔻)
赤石脂
酸,涩;涩肠止泻,止血,外用生机敛疮
石榴皮
涩肠止泻,止血,杀虫
__二、固精缩尿止带药
金樱子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
莲子肉
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芡实
补脾祛湿,益肾固精
桑螵蛸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
海螵鞘
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椿皮
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涌吐药·药效横向对比
常山
涌吐痰饮,截疟
瓜蒂
内用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藜芦
涌吐风痰,杀虫疗廯
杀虫燥湿止痒药·药名释义
雄黄
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
土荆皮
杀虫,疗廯,止痒
蛇床子
燥湿祛风,杀虫止痒,温肾壮阳
露蜂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硫磺
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
轻粉
利水通便
铅丹
外用拔毒止痒,敛创生肌内用坠痰镇惊,攻毒截疟
白矾
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用,止血止泻,清热消痰
拔毒消肿敛疮药·药名释义
升药
不能内服,拔毒去腐
砒石
内服截痰平喘,截疟0.-0.g
斑蝥
攻毒蚀疮,破血逐於,散结消癥
马钱子
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猫抓草
化痰散结,解毒消肿
毛茛
退黄,定喘,截疟,镇痛,消翳。
蟾酥
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硼砂
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入丸散1-3g
大蒜
解毒、消肿、杀虫、止痢
炉甘石
明目退翳,收湿生肌
儿茶
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清肺化痰,生津止泻
完整内容
菜单栏点击--
---全文完---
围观
干货
味常用中药名释义+横向对比表格版(补虚药)
热文
干货
味常用中药名释义+横向对比·表格版(平肝熄风药、安神药)
热文
干货
味常用中药名释义+横向对比表格版(化痰止咳平喘药、开窍药)
热文
干货
味常用中药名释义+横向对比表格版(活血祛瘀药)
声明
本文转自「广州杏林大讲堂针灸理疗进修学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