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叁壹

第三十节 艾滋病

史者,男,40岁,农民。低热伴乏力3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盗汗、极度乏力。近1个月来体重明显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面部及躯干部见红色斑丘疹,口腔多处溃疡。患者数年前曾有卖血史。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以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是:HIV能特异性侵犯Th淋巴细胞(CD4+),引起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严重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顽固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并对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造成致命的损害。主要通过性接触及血液、血液制品和母婴传播传染。由于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号称“超级癌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属于中医学“疫疠”“虚劳”“癥瘕”等范畴。

本病的发生总由邪毒外袭和正气不足所致。其病机为邪盛与正虚共存,最终导致正气衰竭,五脏受损,阴阳离绝。

1.邪毒外袭 邪毒为疫疠之气,疫疠之邪为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可侵犯肺卫或上蒙清窍而发病。

2.正气不足 主要为肾不藏精、肾亏体弱,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多表现为气虚、肺肾阴虚、脾胃虚弱、脾肾亏虚。大凡由性接触传染者,多为嫖娼、肛交、滥交伐精纵欲者,其肾精处于匮乏状态,易为邪毒所入;而凡吸毒者均用兴奋致幻之品,令人异常亢奋,性欲亢进(暂时),心神恍惚,不能自持,毒品为燥烈耗气伤精之品,久则致人形容消瘦、精力减退、性功能降低,呈肾精亏乏状态,易为邪毒所犯;至于输血等亦为气血不足,夹邪毒之血液染毒而为病。

西医学认为,艾滋病的病原体为HIV,为逆转录C型RNA病毒,患者的精液、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阴道分泌物中均可分离出HIV,可通过精液、血液及分泌物经血流和破损的皮肤与黏膜传入全身,主要通过性交传染、血液传染和围产期母婴感染。HIV嗜CD4+细胞,在细胞内进行繁殖,使后者不断地破裂、溶解、消失,遭到破坏。由于CD4+细胞减少,依赖CD4+细胞参加的细胞免疫反应处于无能状态,致使患者极易发生一系列的原虫、蠕虫、真菌、细菌和病毒等条件性病原体的感染,最后发生少见的恶性肿瘤。同时,HIV能侵犯神经系统,感染脑和脊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HIV病毒侵犯人体后,核酸可以与宿主染色体DNA整合,强占遗传机构而复制,故无论是免疫接种预防还是治疗都极其困难。

1.诊断

(1)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可由6个月至5年或更久。感染HIV后,由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可分为艾滋病感染、艾滋病相关综合征、艾滋病三个阶段。

①艾滋病感染 新近感染的患者约90%可完全没有症状,为HIV病毒的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有的早期出现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的发展为慢性淋巴结病综合征,表现为除腹股沟部位外,全身淋巴结或至少有2处以上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②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约占患病人数的10%,患者有一定程度的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所致的临床症状和慢性淋巴结综合征,有较长期的发热(38℃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体重减轻10%以上,疲乏,夜间盗汗及持续腹泻等;同时常有非致命性的真菌、病毒或细菌性感染,如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皮肤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和脓皮病等。

③艾滋病 约1%的HIV感染者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的条件性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西肉瘤。

(2)辅助检查

①免疫学检查 CD4+淋巴细胞减少,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低于1×/L;CD4+/CD8+1(正常为1.75~2.1);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

②HIV检测 常用的有:①细胞培养分离病毒;②检测HIV抗原;③检测逆转录酶;④检测病毒核酶等。由于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不作为常规筛选之用。

③HIV抗体检测 这类方法是确定有无HIV感染的最简便方法,但高危人群若为阴性应在2个月后复查。常用的方法有: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②间接免疫荧光法(IIF);③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④免疫EP迹检测法(WB法);⑤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其中前三种用于筛选检查,后两种用于明确诊断。

艾滋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疗法。西医的免疫调节剂、抗病毒制剂及综合疗法的实施已能部分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中药和其他自然疗法已运用于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抗HIV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得以筛选并推向临床,作为辨证论治基础上辨病用药的有效治疗手段。针灸的整体调节功能在治疗中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1.辨证论治

(1)肺卫受邪证

证候:见于急性感染期。症见发热,微畏寒,微咳,身痛,乏力,咽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治法:宣肺祛风,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金银花、连翘、黄芩、桔梗、竹叶、芦根、土茯苓、夏枯草、荆芥、淡豆豉、生甘草等。若寒邪为患者,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2)肺肾阴虚证

证候:多见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艾滋病早、中期患者,尤以卡氏肺囊虫肺炎、肺孢子肺炎、肺结核较多见。症见发热,咳嗽,无痰或少量黏痰,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动则气喘;全身乏力,消瘦,口干咽痛,盗汗,周身可见淡红色皮疹,伴轻度瘙痒;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补肺肾,解毒化痰。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瓜蒌贝母汤加减。常用百合、百部、浙贝母、桔梗、北沙参、天冬、麦冬、玉竹、熟地黄、淮山药、玄参、虎杖、夏枯草、土大黄、瓜蒌皮、五味子、山茱萸、生地黄、牡丹皮、黄芩、甘草等。

(3)脾胃虚弱证

证候:多见于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者。症见腹泻久治不愈,腹泻呈稀水状便,少数夹有脓血和黏液,里急后重不明显,可有腹痛;兼见发热,消瘦,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或腹胀肠鸣,口腔内生鹅口疮;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

治法:扶正祛邪,培补脾胃。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黄芪、广木香、白术、淮山药、茯苓、扁豆、当归、白芍、石榴皮、人参、土茯苓、田基黄、猫爪草、诃子肉、肉豆蔻、炙甘草等。

(4)脾肾亏虚证

证候:多见于晚期患者,预后较差。症见发热或低热,形体极度消瘦,神情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四肢厥逆,食欲不振,恶心,呃逆频作,腹泻剧烈,或五更泄泻,毛发枯槁,面色苍白;舌质淡或胖,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方药:肾气丸合四神丸加减。常用附子、续断、肉豆蔻、肉桂、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淮山药、杜仲、白术、仙茅、五味子、熟地黄、茯苓、鹿角胶、炙甘草等。

(5)气虚血瘀证

证候:以卡波济肉瘤多见。症见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饮食不香,四肢、躯干部出现多发性肿瘤,瘤色紫暗,易于出血,淋巴结肿大;舌质暗,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化瘀,活血清热。

方药:补阳还五汤、犀角地黄汤合消瘰丸加减。常用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牡丹皮、黄芪、鳖甲、猫爪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紫花地丁、三棱、莪术等。

(6)窍闭痰蒙证

证候:多见于出现中枢神经病症的晚期患者。症见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或神昏谵语,项强惊厥,四肢抽搐,或伴癫痫或痴呆;舌质暗或胖,或干枯,苔黄腻,脉细数或滑。

治法:清热化痰,开窍通闭。

方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常用西洋参、郁金、五味子、麦冬、龟板、鳖甲、龙骨、牡蛎、白芍、天竺黄、石菖蒲、生地黄、玄参、琥珀等。若为寒甚者,用苏合香丸豁痰开窍。痰闭缓解后,则治其本,可用生脉散益气养阴。

2.常用有效中药辨病施治

(1)抗HIV有效的中药 甘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大枣、枸杞子、杜仲、淫羊藿、苦参、柴胡、刺五加、香菇、丹参、黄连、金银花、黄芩、天花粉、紫花地丁、夏枯草、穿心莲、牛蒡子、螃蜞菊、紫草、狗脊、贯众、千里光、丁公藤、苦瓜、龙胆草、蒲公英、麻黄、水牛角、漏芦、巴豆、槟榔、白头翁、防风、麝香、白屈菜、姜黄、桑白皮、大蒜、山豆根、连翘、鱼腥草、大青叶、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知母、板蓝根、十大功劳叶等。

(2)促进单核细胞吞噬能力的中药 人参、党参、黄芪、紫河车、仙灵脾、五加皮、白术、黄精、灵芝、蒲公英、金银花、丹参、桃仁、赤芍、川芎、香菇、云苓、甘草。

(3)促进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中药 黄芪、党参、人参、白术、灵芝、猪苓、香菇、当归、地黄、蝮蛇、仙灵脾、补骨脂、刺五加、杜仲。

(4)增加T细胞的中药 人参、灵芝、茯苓、香菇、白术、薏苡仁、黄精、天冬、女贞子、仙灵脾。

(5)提高细胞免疫力的中药 人参、党参、黄芪、黄精、白术、山药、灵芝、阿胶、菟丝子、仙灵脾、旱莲草、当归、红花、仙鹤草、丹参、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白芍、川芎、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等。

(6)提高体液免疫能力的中药 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灵芝、黄精、山药、旱莲草、菟丝子、阿胶、仙灵脾、丹参、红花、川芎、当归、仙鹤草、生地、女贞子、枸杞子、白芍、金银花、五味子。

(7)延长抗体存活及促进其生成的中药 麦冬、玄参、沙参、鳖甲、鸡血藤、阿胶、女贞子等可延长抗体存活时间;肉桂、附子、仙茅、仙灵脾、锁阳、菟丝子可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淋巴细胞转化作用。

3.其他疗法

(1)针刺 针灸可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可选关元、命门、腰俞、脾俞、足三里、内关、合谷、曲池、百会、阴陵泉、阳陵泉、风池、委中、列缺等穴位。

(2)西医治疗 至目前为止,尚无特效药物。现首推叠氮胸苷(AZT)疗效较好,因它口服吸收好,并能通过血脑屏障,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阻断HIV复制,但不能杀灭病毒,故停药后又可复发。用法为5mg/kg,每4小时1次。其次可用2′-3′双脱氧肌苷(DDI)、2′-3′双脱氧胞嘧啶核苷(DDC)。有关专家主张以上各药联合使用,即所谓“鸡尾酒”疗法,既可发挥其协同作用,也有利于减轻某一药物的毒副作用。此外,还有苏拉明、三氮唑核苷等。免疫调节剂可选用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丙种球蛋白、转移因子、香菇多糖、异丙肌苷等。合并条件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者可采取对症处理。

1.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

2.加强性道德观念的教育,杜绝不洁性行为,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3.禁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严格加强普通人群注射消毒管理,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4.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分制品时一定要进行HIV检测。

5.严格选择供血者,HIV检测应作为供血者的常规检查项目,防止血源传染。

6.艾滋病病人或HIV阳性者应避孕,已出生婴儿不用母乳喂养。

7.加强入境检疫,严防艾滋病传入。

8.加强心理治疗,创造良好环境,不歧视病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cj/5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