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打好职业教育创新l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多年来,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完善就业政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好组合拳,探索出了具有时代特征、适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5月10日上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中心人头攒动,场面火热。该校届毕业生夏季就业双选会正在这里举办。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李锦明站在某电力企业的展位前,认真查看招聘条件、岗位需求等资料,时不时与企业代表沟通几句。“虽然我明年才毕业,但学校有这样的机会,提前来了解一下就业形势、行业前景,对我下一步更有针对性地选实习、找工作都有好处。”李锦明说。

这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自5月7日启动的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的一个缩影。作为我省一所具有85年办学历史的职业教育传统老校,多年来,该校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及完善就业政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好组合拳,探索出了具有时代特征、适合自身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教育事业开启了改革发展新征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

职教周“天天有活动人人有收获”

“我已经与中国核电集团签订了就业协议,再过1个多月就要毕业。我很庆幸三年前来到这里,感恩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张东宝在职教周开幕仪式上发言说。这个洛阳农村小伙的话并非客套。操场上电力工程系的成果展示台前,罗列着张东宝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荣誉:在省“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全国高等院校电能计量装置检查与检定”竞赛中获得三等奖,通过继电保护中级工技能鉴定,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河南省三好学生”……从他的言谈话语中,记者能由衷感受到这位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豪。

在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像张东宝这样的优秀毕业生还有很多。以此次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该校从外部认识、内部改革、育人效果等各个方面,综合展示了学校职业教育创新成果,重点包括学校办学特色、教育教学成果、优秀师生代表、实验实训实践等内容,旨在让社会群众、广大师生了解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动态,进一步提升学校师生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该校还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与产业发展同步,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前沿,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学生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确保“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看点、人人有收获”。其中,设置学生竞赛44项,超过名学生参与其中;举办各类讲座45场、校企合作研讨会5场,与14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组织家单位参加就业双选会,提供有效需求岗位个,64家参会企业同时组织专场招聘活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余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实现技术技能强国梦、职业教育成才梦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杨建华说,当前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制造水平、加快创造步伐,必然要求整体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流技能人才队伍,作为高职院校,这也迫切要求我们科学规划、健全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经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

5月10日下午,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实训楼会议室,不时传来热烈的讨论声,信息通信系正在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前不久,河南海融软件有限公司刚与该校举行了校企合作基地揭牌暨订单班开班仪式,此次企业负责人又到会与专业课老师就专业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依托各自资源,我们将在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和技术创新上深入合作,推行‘2+1’培育模式,让学生真正进入企业,掌握学习的主动性。”信息通信系主任张国锋说。

作为电力行业办学的传统老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积极发挥行业平台优势,作为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电力系统专业副主任委员单位,与全国52家电力职业院校及电网及发电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常态化的电力行业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机制。例如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进行指导,持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需从教学入手。据悉,以学生为主体,该校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仿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考试考核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学校共有6个产教结合指导委员会,其中企业专家43人,占比达到50%。

“从学生一入学到就业,我们始终传递的精神是,既要掌握知识本领、身怀一技之长,也要积淀职业素养,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练真本领、做实干家。”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胡斌说,“比如电力行业的很多工作实际上是很艰苦的,用得好还要留得住,你是否了解行业属性、是否认可企业文化、是否清楚职业前景,都决定你今后在这个单位能不能长期发展。”

为此,学校对大一、大二在校大学生积极开展“职场体验”活动,比如每年组织20个以上班级到新乡豫新发电有限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郑东新区热电厂等单位进行现场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聘请一线生产专家为学生授课等,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学习方向。正因为这种“传承”和“积淀”,用人单位普遍对该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给予“好评”。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该校招聘届毕业生的基础上,又决定在该校开展届毕业生“订单式”培养。

在深化许继集团、平高电气、苏州科技园、河南中瑞科技有限公司等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合作,继续开展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培养的同时,该校还积极拓展北京中关村、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郑州高新区国家中部软件园等省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比如我们引入北京一家信息技术公司的专业师资为学生做VR应用前景及就业形势分析,做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技术讲座学术报告,这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兴趣。”该校招生就业处处长王淑琴介绍。

面向行业办学特色鲜明

行业办学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该校努力提升办学实力,依托电力行业,对接产业需求,积极开发新能源发电、工业机器人、智慧物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专业,服务电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

据悉,该校设立的我省第一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已有十余年历史,是省内为数不多的特种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开展39类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年度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鉴定达到人次。该校还建立了一支较高水平的专兼职科研队伍,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例如产学研联合体“河南省高校电力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郑州市发电锅炉重点实验室”,横向科研合作由原来的仅与电力公司合作,扩展到光伏、变压器、电厂领域的各类大中型企业合作。同时,省太阳能行业协会与省太阳能应用技术中心正式入驻该校,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验室,由此成为我省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的孵化基地,为全省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电力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电力企业人才需求服务。依托在人员培训、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该校与国网能源电力检修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能检修培训基地,以师资共享、电力设备检修实训室建设、人员培训等为内容,制订了热机检修、电机检修、热工检修等工种的在职员工培训计划和项目实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教育事业将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着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建设,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服务能力和现代化水平,适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潮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道德,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及能源产业电力工业提供人才支持、智力保障和科技支撑。”该校党委书记梁海江说。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宋敏

图片: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cj/7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