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中药儿茶

儿茶

01药用部位

豆科植物儿茶的去皮枝、干的煎膏。

02别名

孩儿茶、西谢、儿茶膏、黑儿茶。

03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6~13米。树皮棕色,呈条状薄片,剥离而不脱离。2回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20厘米,叶轴上被灰色柔毛,着生羽片10~20对,羽片长2~4厘米,每羽片上具小叶片20~50对,小叶线形,长3~6毫米,两面被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萼筒状,先端5裂,有疏毛,花瓣5,黄色或白色,为萼长的2~3倍。雄蕊多数,伸出花冠外;雌蕊1枚,子房上位,长卵形。荚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04产地分布

多生于村旁、路边,或为栽培。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现广东、广西、福建有栽培。

05采收加工

一般在12月至次年3月采集儿茶枝和树干,剥去外皮,将心材砍成碎片,加水煎熬,过滤,滤液浓缩成糖浆状,稍冷,倾于特制的模型中,阴干。

06药材性状

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

07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苦、涩。归肺经、心经。

08功效与作用

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收敛止血药。

09临床应用

用量1~3克,包煎,多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用治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10药理研究

有保肝利胆、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抗病原微生物、降低血糖、抑制胃肠道运动、抗腹泻作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组织耗氧量,尤其是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压,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儿茶有一定镇痛、抗放射、升高白细胞和抗肿瘤作用,并因能抑制瘤细胞与纤微蛋白粘连而阻止瘤细胞扩散。药理实验表明,水溶液能抑制家兔十二指肠及小肠的蠕动,且能促进盲肠的逆蠕动,而有止泻作用。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11化学成分

含儿茶素、表儿茶素、儿茶鞣质、黏液质、脂肪油、树胶、蜡、儿茶鞣酸、儿茶钩藤碱、二氢柯楠因碱、右旋阿夫儿茶精、二氢山柰酚、双聚原矢车菊素、左旋儿茶精及消旋儿茶精、儿茶红等成分。

12使用禁忌

寒湿之证禁服。

13配伍药方

1、治牙疳,口疮:孩儿茶、硼砂等分,为末搽。(《纲目》)

2、治鼻渊流水:孩儿茶末吹之。(《纲目》引《本草权度》)

3、治下疳阴疮:孩儿茶3克,真珠0.3克,片脑0.15克。为末敷。(《纲目》引《纂要奇方》)

4、治痔疮:轻粉、冰片、孩儿茶各等量,以10倍量之香油调配成乳剂。装瓶备用,用时以脱脂棉棒浸沾药物,置肛管内。[《黑龙江医药》,(2):轻冰乳剂]

5、治疗皮肤湿疹,溃疡,分泌物多:儿茶9克,轻粉6克,冰片0.9克,龙骨9克。研末水调外敷。(《中药临床应用》儿轻散)

往期精彩

初心

中医中药——《血竭》

初心

中医中药——《莪术》

学习

中医中药——《蔓荆子》

学习

中医中药——《三棱》

学习

中医中药——《骨碎补》

学习

中医中药——《水蛭》

学习

中医中药——《半夏》

学习

中医中药——《禹白附》

学习

中医中药——《斑蝥》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皂荚》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芥子》

学习

中医中药——《天南星》

学习

中医中药——《猫爪草》

学习

中医中药——《白前》

学习

中医中药——《川贝》

学习

中医中药——《浙贝母》

学习

中医中药——《竹茹》

学习

中医中药——《瓜蒌》

学习

中医中药——《前胡》

学习

中医中药——《鲜竹沥》

学习

中医中药——《苦楝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天竺黄》

学习

中医中药——《胖大海》

学习

中医中药——《桔梗》

学习

中医中药——《昆布》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黄药子》

学习

中医中药——《礞石》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瓦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柴胡》

学习

中医中药——《百部》

学习

中医中药——《苦杏仁》

学习

中医中药——《紫菀》

学习

中医中药——《款冬花》

学习

中医中药——《葶苈子》

学习

中医中药——《地榆》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朱砂》

学习

中医中药——《密蒙花》

学习

中医中药——《隔山消》

学习

中医中药——《龙骨》

学习

中医中药——《桑白皮》

学习

中医中药——《磁石》

学习

中医中药——《酸枣仁》

学习

中医中药——《琥珀》

学习

中医中药——《灵芝》

学习

中医中药——《柏子仁》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皮》

学习

中医中药——《首乌藤》

学习

中医中药——《石决明》

学习

中医中药——《月季花》

学习

中医中药——《牡蛎》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母》

学习

中医中药——《鸡屎藤》

学习

中医中药——《代赭石》

学习

中医中药——《刺蒺藜》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羚羊角》

学习

中医中药——《牛黄》

学习

中医中药——《钩藤》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

学习

中医中药——《千年健》

学习

中医中药——《全蝎》

学习

中医中药——《天麻》

学习

中医中药——《地龙》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冰片》

学习

中医中药——《僵蚕》

学习

中医中药——《麝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合香》

学习

中医中药——《石菖蒲》

学习

中医中药——《灵香草》

学习

中医中药——《鹿茸》

学习

中医中药——《细辛》

学习

中医中药——《党参》

学习

中医中药——《淫羊藿》

学习

中医中药——《仙茅》

学习

中医中药——《杜仲》

学习

中医中药——《巴戟天》

学习

中医中药——《续断》

学习

中医中药——《葛根》

学习

中医中药——《益智仁》

学习

中医中药——《沙苑子》

学习

中医中药——《菟丝子》

学习

中医中药——《紫石英》

学习

中医中药——《当归》

学习

中医中药——《冬虫夏草》

学习

中医中药——《雷公藤》

学习

中医中药——《冬瓜皮》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芍》

学习

中医中药——《阿胶》

学习

中医中药——《熟地黄》

学习

中医中药——《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何首乌》

学习

中医中药——《百合》

学习

中医中药——《蒲黄》

学习

中医中药——《麦冬》

学习

中医中药——《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天冬》

学习

中医中药——《石斛》

学习

中医中药——《玉竹》

学习

中医中药——《墨旱莲》

学习

中医中药——《枸杞子》

学习

中医中药——《黄精》

学习

中医中药——《女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桑葚》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白蔹》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硇砂》

学习

中医中药——《浮小麦》

学习

中医中药——《山茱萸》

学习

中医中药——《乌梅》

学习

中医中药——《麻黄》

学习

中医中药——《莱菔子》

学习

中医中药——《川芎》

学习

中医中药——《使君子》

学习

中医中药——《透骨草》

学习

中医中药——《椒目》

学习

中医中药——《桂皮》

学习

中医中药——《红曲》

学习

中医中药——《茯神》

学习

中医中药——《黑豆》

学习

中医中药——《当药》

学习

中医中药——《槟榔》

学习

中医中药——《苦参》

学习

中医中药——《芦荟》

学习

中医中药——《红参》

——END——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sh/5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