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www.yidingxuansz.com/m/
薄荷
01药用部位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
02别名蕃荷菜、苏薄荷、鸡苏、蔢荷、夜息药、水益母、见肿消、土薄荷。
03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点。单叶对生,叶片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有疏柔毛及黄色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萼钟形,外被白色柔毛及腺点,10脉,5齿;花冠淡紫色,4裂,上裂片顶端2裂;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冠外。小坚果卵圆形,黄褐色。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04产地分布生于河边、沟边、路边、小溪边及山野湿地。我国南北均产,尤以江苏产者为佳。
05采收加工薄荷通常收割2次,第1次收割在小暑后大暑前(7月中下旬),主要提取薄荷油用;第2次收割在霜降之前(10月中下旬),主要作药材用,晒干或阴干。
06药材性状茎方柱形,长60~90厘米,直径2~8毫米;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1~5厘米,有对生分枝,质脆,断面中空或白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湿润后展开,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形,两面均有柔毛及腺鳞(放大镜下观察呈凹点状)。茎上部轮伞花序腋生,疏离,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多数存在,黄棕色。搓揉后有特殊香气,味辛凉。
07性味归经性凉,味辛。归肺经、肝经。
08功效与作用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09临床应用用量3~6克,宜后下,外用适量。用治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红肿疼痛、皮肤瘙痒、麻疹透发不畅等。
10药理研究具有发汗、解热、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兴奋中枢神经、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而具消炎及解痉等作用;还能刺激神经末梢冷感受器而产生冷感,并反向性地造成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而起到消炎、止痛、止痒作用;对革兰氏阻性、革兰氏阴性球菌、杆菌及多种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保肝利胆作用、抗早孕及子宫的作用;对心血管,可麻痹心脏,扩张血管;对呼吸系统,具有祛痰作用及良好的止咳作用;促进透皮吸收,可用于抗微生物。
11化学成分薄荷中主要含挥发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本品挥发油含量不得少于0.80%(毫升/克)。另含左旋薄荷醇、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乙酸薄荷酯、异瑞福灵、薄荷异黄醐苷、迷迭香酸等成分
12使用禁忌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本品芳香辛散,发汗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
13配伍药方1、治男妇伤风咳嗽,鼻塞声重:野薄荷6克,陈皮6克,杏仁6克(去皮尖)。引用竹叶十五片,水煎服。(《滇南本草》)
2、治口疮:薄荷、黄柏,等分。为末,入青黛少许搽之。(《赤水玄珠》赴筵散)
3、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普济方》)
4、治皮肤瘾疹不透,瘙痒:薄荷叶1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6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5、治一切牙痛,风热肿痛尤妙:薄荷、樟脑、花椒各等分。上为细末,擦患处。(《医学统旨》擦牙定痛散)
6、清火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砂糖和之亦可。(《简便单方》)
7、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3克,沸汤泡洗。(《明目经验方》)
往期精彩
初心
中医中药——《血竭》
初心
中医中药——《莪术》
学习
中医中药——《蔓荆子》
学习
中医中药——《三棱》
学习
中医中药——《骨碎补》
学习
中医中药——《水蛭》
学习
中医中药——《半夏》
学习
中医中药——《禹白附》
学习
中医中药——《斑蝥》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皂荚》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芥子》
学习
中医中药——《天南星》
学习
中医中药——《猫爪草》
学习
中医中药——《白前》
学习
中医中药——《川贝》
学习
中医中药——《浙贝母》
学习
中医中药——《竹茹》
学习
中医中药——《瓜蒌》
学习
中医中药——《前胡》
学习
中医中药——《鲜竹沥》
学习
中医中药——《苦楝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天竺黄》
学习
中医中药——《胖大海》
学习
中医中药——《桔梗》
学习
中医中药——《昆布》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黄药子》
学习
中医中药——《礞石》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瓦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柴胡》
学习
中医中药——《百部》
学习
中医中药——《苦杏仁》
学习
中医中药——《紫菀》
学习
中医中药——《款冬花》
学习
中医中药——《葶苈子》
学习
中医中药——《地榆》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朱砂》
学习
中医中药——《密蒙花》
学习
中医中药——《隔山消》
学习
中医中药——《龙骨》
学习
中医中药——《桑白皮》
学习
中医中药——《磁石》
学习
中医中药——《酸枣仁》
学习
中医中药——《琥珀》
学习
中医中药——《灵芝》
学习
中医中药——《柏子仁》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皮》
学习
中医中药——《首乌藤》
学习
中医中药——《石决明》
学习
中医中药——《月季花》
学习
中医中药——《牡蛎》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母》
学习
中医中药——《鸡屎藤》
学习
中医中药——《代赭石》
学习
中医中药——《刺蒺藜》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羚羊角》
学习
中医中药——《牛黄》
学习
中医中药——《钩藤》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
学习
中医中药——《千年健》
学习
中医中药——《全蝎》
学习
中医中药——《天麻》
学习
中医中药——《地龙》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冰片》
学习
中医中药——《僵蚕》
学习
中医中药——《麝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合香》
学习
中医中药——《石菖蒲》
学习
中医中药——《灵香草》
学习
中医中药——《鹿茸》
学习
中医中药——《细辛》
学习
中医中药——《党参》
学习
中医中药——《淫羊藿》
学习
中医中药——《仙茅》
学习
中医中药——《杜仲》
学习
中医中药——《巴戟天》
学习
中医中药——《续断》
学习
中医中药——《葛根》
学习
中医中药——《益智仁》
学习
中医中药——《沙苑子》
学习
中医中药——《菟丝子》
学习
中医中药——《紫石英》
学习
中医中药——《当归》
学习
中医中药——《冬虫夏草》
学习
中医中药——《雷公藤》
学习
中医中药——《冬瓜皮》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芍》
学习
中医中药——《阿胶》
学习
中医中药——《熟地黄》
学习
中医中药——《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何首乌》
学习
中医中药——《百合》
学习
中医中药——《蒲黄》
学习
中医中药——《麦冬》
学习
中医中药——《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天冬》
学习
中医中药——《石斛》
学习
中医中药——《玉竹》
学习
中医中药——《墨旱莲》
学习
中医中药——《枸杞子》
学习
中医中药——《黄精》
学习
中医中药——《女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桑葚》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白蔹》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硇砂》
学习
中医中药——《浮小麦》
学习
中医中药——《山茱萸》
学习
中医中药——《乌梅》
学习
中医中药——《麻黄》
学习
中医中药——《莱菔子》
学习
中医中药——《川芎》
学习
中医中药——《使君子》
学习
中医中药——《透骨草》
学习
中医中药——《椒目》
学习
中医中药——《桂皮》
学习
中医中药——《红曲》
学习
中医中药——《茯神》
学习
中医中药——《黑豆》
学习
中医中药——《当药》
学习
中医中药——《槟榔》
学习
中医中药——《苦参》
学习
中医中药——《芦荟》
学习
中医中药——《红参》
学习
中医中药——《儿茶》
学习
中医中药——《安息香》
学习
中医中药——《银耳》
学习
中医中药——《猪苓》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木耳》
学习
中医中药——《樟脑》
学习
中医中药——《乳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木》
学习
中医中药——《没药》
学习
中医中药——《马钱子》
学习
中医中药——《自然铜》
学习
中医中药——《枫香脂》
学习
中医中药——《锁阳》
学习
中医中药——《凌霄花》
学习
中医中药——《秦艽》
学习
中医中药——《刀豆》
学习
中医中药——《王不留行》
学习
中医中药——《桂枝》
学习
中医中药——《牛膝》
学习
中医中药——《泽兰》
学习
中医中药——《鸡血藤》
学习
中医中药——《桃仁》
学习
中医中药——《络石藤》
学习
中医中药——《鬼箭羽》
学习
中医中药——《五灵脂》
学习
中医中药——《秦皮》
学习
中医中药——《海桐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大血藤》
学习
中医中药——《川木通》
学习
中医中药——《延胡索》
学习
中医中药——《姜黄》
学习
中医中药——《郁金》
学习
中医中药——《艾叶》
学习
中医中药——《干姜》
学习
中医中药——《肉桂》
学习
中医中药——《小通草》
学习
中医中药——《肉苁蓉》
学习
中医中药——《瞿麦》
学习
中医中药——《紫河车》
学习
中医中药——《豨莶草》
学习
中医中药——《远志》
学习
中医中药——《牡丹皮》
学习
中医中药——《佛手》
学习
中医中药——《地骨皮》
学习
中医中药——《九里香》
学习
中医中药——《棕榈》
学习
中医中药——《银杏叶》
学习
中医中药——《番泻叶》
学习
中医中药——《荷叶》
学习
中医中药——《侧柏叶》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苦丁茶》
学习
中医中药——《山楂叶》
学习
中医中药——《大青叶》
学习
中医中药——《梅花》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野菊花》
学习
中医中药——《夏枯草》
学习
中医中药——《茉莉花》
学习
中医中药——《玫瑰花》
学习
中医中药——《红花》
学习
中医中药——《丹参》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花》
学习
中医中药——《玉米须》
学习
中医中药——《翟麦》
——END——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