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启航

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启航!

——写在第79个校庆纪念日

淦伊萱

时光不语,烟火流年。3月16日,又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迎来了建校79周年纪念日。诞生于抗日烽火,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发展,意气风发迈入新时代——她的每一个步履、每一个变化,都承载着无数师生的难忘记忆;每一点进步、每一项成绩,都凝结着几代人的青春和热血。今天,我们又行走到了一个历史性关口。站在这个关口,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赴征程、重整行装再出发!

再回首,初心如磐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回眸79年走过的沧桑岁月,我们思绪万千。

江西省赣州护士助产学校()

年3月,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大江南北。我们的母校——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就诞生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从创办之初以呵护新生命、疗救孕产妇为主,到开学办教、救死扶伤,学校荜路蓝缕、栉风沐雨,一步一步历经坎坷、艰难向前。在半个多世纪里,学校从高级医师职业学校到护士助产学校,从赣州卫生学校再到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先后十余次易名、一次停办,直到改革开放前后,学校恢复大专体制,年又升格为本科,定名为赣南医学院,学校开始逐步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年、年学校先后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目前已是江西省独立设置的唯一一所西医本科医学院校。

助产学校自治会及膳食委员会合影

日换星移,春华秋实。79年来,从最初小巷中的几间平房发展到现在的两个校区、千亩校园,从一百余名师生发展到如今的万人学校,从只有几间教室和产房的职业学校发展成为今天横跨医、卫、工多个学科门类、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和专业的本科院校……至今,学校已向国家、社会培养输送了6万多名医疗卫生实用人才,为赣南、江西乃至全国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80年代赣南医学专科学校大门

90年代操场

在兴学育才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赣医人前赴后继,迭逢艰辛却初心不改,历经风雨仍砥砺前行,展现出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赤诚和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的无私奉献,这是镌刻在赣医历史中的仁心大爱,也是留给我们永远传承的宝贵财富。

90年代附院大门

在这个感恩的日子,当经历和见证学校蓬勃发展,分享学校办学成果与喜悦的时候,我们格外惦念那段艰难创业的峥嵘岁月,由衷感谢付出心血汗水为之奋斗的赣医前辈!

勿忘昨天,我们初心如磐。

看今朝,使命在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近年来,赣医人团结奋进、步履坚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奋力实施“五大工程”,强化内涵建设,学校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立德树人卓有成效。学校始终立足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着眼“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身边小事做起,实施“宿舍、课堂、礼仪”三个文明建设,开展假期“五个一”仁爱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从细微处做起,自觉规范行为,促进文明养成,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我们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扎根人民、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我校荣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

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到目前,学校本科专业达到30个,临床学科列入省一流学科,6个专业列为省一流专业;应届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超过20%,就业率达到8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3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获得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护理技能大赛等多个全国一等奖,实现江西省医学院校历史性的突破;临床医学等6个医学类本科专业全面纳入一本批次招生;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我校三项科技成果获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励

科研水平逐步提升。获批省院士工作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11个;获批国家级项目74项,省部级项目余项;获授权专利62项,SCI收录论文余篇,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65项,省级研究项目余项。

人才队伍持续优化。截至年,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比例超过5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比例79.9%,其中博士达到人。

赣医院第六批援鄂医疗队

卫生健康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一附院黄金院区全面建成并正式启用,病床数达到张,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头勇于担当,彰显赣医人的风采;二附院引进外来企业合作,医院发展逐年向好;三附院积极打造医养结合“赣州模式”,开展贫困残疾人康复扶贫工作走出新路。

对外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2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校留学生规模扩大,出国访学研修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数逐年增加,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校园环境逐步改善。新建黄金校区第二教学楼、“西湖”园林景观等工程,完成校园规划全面修编,启动了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医院发展用地、人才安置房、新增供电专线及迁移高压杆线、师生出行等难题得到解决;教室、学生宿舍条件改善,居住环境和教学条件明显提升;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量从65.7万册增至万。

今天的赣医人,用辛勤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答卷。

无愧今天,我们续写新篇。

展未来,勇敢逐梦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

年9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明确提出,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是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应用型医科大学。并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到下一届党代会召开时,学校更名成功,基本建成应用型医科大学;到建校90周年之际,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型医科大学更加完善;到建校周年之际,力争进入全国医科院校排名前1/3,全面建成国家一流应用型医科大学。

这是一个容不得半步停歇的目标。

首先迎面而来的,是更名大学的关口。

面对这个关口,我们有不小的差距、太多的短板,怎么办?今天的赣医人绷紧了弦、卯足了劲。人心齐、泰山移。有差距,想方设法缩小;有短板,千方百计补齐。因为这是几代赣医人心中早已揣热的共同梦想!

动员令发出以来,全校上下闻令而动、斗志昂扬,迅速投入战斗。各工作组对标对表、有的放矢、苦干实干。集中有限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在积极发展与医学相关的理、工、管、法等学科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医、理、工”三大学科门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人才层次,各显神通招才引智,两年时间引进博士86名,超过以往若干年的总和;集中精力打造临床医学、应用心理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等一批一流学科或专业;着力开展科研攻关,在各级各类赛场拼实力、打擂台,两年捧回19个省级奖项;积极争取国家基金项目,仅年一年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项目总数在全省高校排名前十,实现历史性超越;整合提升科研平台,集中力量建设“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个主要研究方向平台;一批老大难问题正在抓紧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双回路电源、周边残缺地块,特别是积压许久、尘封多年未能办理的学校不动产权证等,正相继得到逐步解决……我们的步伐执着坚定,我们的目标清晰明确!

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对照相关标准,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缺项还有很多。有些短板和不足,短期内解决困难巨大。面对艰巨的任务,我们唯有以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背水一战、攻坚克难的意志胆魄,才能交出合格的答卷,实现久违的梦想。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们没有空闲的时间可等,也没有更多的捷径可抄。关键时刻,需要的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先锋,需要的是抢关夺隘、攻城掠地的闯将。齐心划浆船行急,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干劲、“不破楼兰楼终不还”的必胜信念,去一项一项破解难题,一步一步靠近目标!

风帆已经高悬,战鼓已经擂响。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敢于亮剑做“斗士”,舍我其谁担责任,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向着既定的目标、为了共同的梦想——启航!

不负明天,我们终将梦圆!

—GannanMedicalUniversity—

—赣南医学院—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淦伊萱

图片: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凌

责编:陈涛

审核:汪行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sh/72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