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
概述
又名虫草,冬虫草,中华虫草,本品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肾、肺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补虚,入肺、肾经。既补肾助阳、益精起痰,又补益肺阴、止血化痰,为治肺肾亏虚之要药。
功效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主治
(1)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2)肺肾两虚的久咳虚喘,肺阴不足的劳嗽痰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与鸡、鸭、猪肉等炖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甘平补虚,故表邪未尽者慎服。
产地
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区。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采收加工
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冬虫夏草的故事
御膳房的康厨师跟随武则天多年,见她不思饮食,身体孱弱,便想方设法把饭菜做得既可口又有营养。他记得家乡的老人常用“冬虫夏草”炖鸡滋补身体,便想给武则天做一道,试试看。但鸡是发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复发,他惟恐对武则天的病不利,于是用鸭子取而代之。
鸭子炖好后,康厨师将其端给武则天品尝。武则天见汤里有黑乎乎的似虫非虫的东西,疑惑不解,认定是康厨师要害她,便吩咐左右把他拘起来,要以谋杀罪论处,武则天念其以往没有过失,没有马上问斩,将其打进了大牢。
御膳房的李厨师与康厨师是同乡好友,非常同情康厨师的不幸遭遇。他想,只有用冬虫夏草治好武则天的病,才能还康厨师以清白,否则他难逃厄运。
一天,李厨师一边拔鸭子身上的毛.一边琢磨怎样用冬虫夏草炖鸭子,既使鸭子有营养又看不见那黑乎乎的东西。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他扒开鸭子的嘴,把几棵冬虫夏草塞了进去,之后,将其放进锅里炖起来。这道菜就叫“虫草全鸭”。
武则天觉得鸭子做得很好,肉嫩,味鲜,此后每隔三两天便吃一次。一个多月后,武则天的气色好转,不再咳嗽了,宫廷上下都为她的健康高兴。一天,武则天心情怡悦,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厨师端上了“虫草全鸭”,武则天说:“我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得益于这道菜。”监察御史夹起一筷子尝了尝,果然味道好极了!
席间,武则天问监察御史如何处理康厨师谋杀一案,这时李厨师斗胆抢了几句话说:“康厨师的鸭汤里,那黑乎乎的东西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具有补肺益肾的功能,主治虚劳、咳嗽、痰血、气喘、腰痛等。康厨师所以这样做,是为给皇上补身子……”
李厨师现身说法,把制作“虫草全鸭”的整个过程原原本本地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作了表述,之后,从鸭子的嘴里取出了黑乎乎的东西。
武则天沉思了许久,慢条斯理地说:“看来是我错了。”于是吩咐人马上把康厨师放出了大牢。
往期精彩
初心
中医中药——《血竭》
初心
中医中药——《莪术》
学习
中医中药——《蔓荆子》
学习
中医中药——《三棱》
学习
中医中药——《骨碎补》
学习
中医中药——《水蛭》
学习
中医中药——《半夏》
学习
中医中药——《禹白附》
学习
中医中药——《斑蝥》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皂荚》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芥子》
学习
中医中药——《天南星》
学习
中医中药——《猫爪草》
学习
中医中药——《白前》
学习
中医中药——《川贝》
学习
中医中药——《浙贝母》
学习
中医中药——《竹茹》
学习
中医中药——《瓜蒌》
学习
中医中药——《前胡》
学习
中医中药——《鲜竹沥》
学习
中医中药——《苦楝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天竺黄》
学习
中医中药——《胖大海》
学习
中医中药——《桔梗》
学习
中医中药——《昆布》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黄药子》
学习
中医中药——《礞石》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瓦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柴胡》
学习
中医中药——《百部》
学习
中医中药——《苦杏仁》
学习
中医中药——《紫菀》
学习
中医中药——《款冬花》
学习
中医中药——《葶苈子》
学习
中医中药——《地榆》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朱砂》
学习
中医中药——《密蒙花》
学习
中医中药——《隔山消》
学习
中医中药——《龙骨》
学习
中医中药——《桑白皮》
学习
中医中药——《磁石》
学习
中医中药——《酸枣仁》
学习
中医中药——《琥珀》
学习
中医中药——《灵芝》
学习
中医中药——《柏子仁》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皮》
学习
中医中药——《首乌藤》
学习
中医中药——《石决明》
学习
中医中药——《月季花》
学习
中医中药——《牡蛎》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母》
学习
中医中药——《鸡屎藤》
学习
中医中药——《代赭石》
学习
中医中药——《刺蒺藜》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羚羊角》
学习
中医中药——《牛黄》
学习
中医中药——《钩藤》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
学习
中医中药——《千年健》
学习
中医中药——《全蝎》
学习
中医中药——《天麻》
学习
中医中药——《地龙》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冰片》
学习
中医中药——《僵蚕》
学习
中医中药——《麝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合香》
学习
中医中药——《石菖蒲》
学习
中医中药——《灵香草》
学习
中医中药——《鹿茸》
学习
中医中药——《细辛》
学习
中医中药——《党参》
学习
中医中药——《淫羊藿》
学习
中医中药——《仙茅》
学习
中医中药——《杜仲》
学习
中医中药——《巴戟天》
学习
中医中药——《续断》
学习
中医中药——《葛根》
学习
中医中药——《益智仁》
学习
中医中药——《沙苑子》
学习
中医中药——《菟丝子》
学习
中医中药——《紫石英》
学习
中医中药——《当归》
——END——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