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是许多人喜爱的宠物,它们可爱、灵活、有趣。然而,如果不注意卫生和安全,被猫抓伤或咬伤后,也可能引发一种叫作猫抓病的感染性疾病。近日,陕西西安一名9岁女孩就因为被家里的猫抓伤,导致间断高烧14天,经过医生的检查和治疗,才得以康复。
据网易6月15日报道,这名9岁女孩叫小芳(化名),家里养了一只猫。一个月前,小芳在和猫玩耍时,不小心被猫抓伤了手臂。当时,小芳的妈妈并没有在意,只是用清水冲洗了一下伤口,并没有进行消毒和包扎。谁知道,几天后,小芳就开始发高烧,体温达到40度,还伴有寒颤、四肢发凉、头痛和精神差等症状。小芳的妈妈以为是普通感冒,就给她吃了一些退烧药。然而,小芳的烧并没有退下去,反而持续了14天。
小芳的妈妈觉得不对劲,就带着医院就诊。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发现小芳的手臂上有一个已经愈合的划痕,并在她的腋下摸到了一个肿大的淋巴结。医生询问了小芳的家庭史和接触史,得知她家里养了一只猫,并且曾经被猫抓伤过。医生立即想到了一个可能性——猫抓病。
医生给小芳做了血液检测和淋巴结穿刺活检,并送去实验室进行培养和鉴定。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小芳患的就是由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猫抓病。医生给小芳开了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她进行了密切观察。经过几天的治疗,小芳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其他不适的症状也消失了。目前,小芳已经出院回家,并且恢复良好。
据医生介绍,猫抓病是一种由汉氏巴尔通体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宿主就是猫和狗等宠物动物。当一个人被感染的动物抓伤或咬伤时,细菌会进入他们的体内并导致感染。猫抓病的症状包括发烧、寒颤、四肢发凉、头痛和精神差等,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尤其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来说。因此,一旦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特别是出现红肿、疼痛和发烧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医生提醒,预防猫抓病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动物咬伤或抓伤的伤口。如果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肥皂或消毒剂清洁伤口。之后,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并及时就医咨询,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药物治疗。此外,定期给宠物动物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猫抓病的重要措施。动物的唾液、血液或粪便等都可能携带细菌,因此保持宠物动物的卫生和健康非常重要。
这起9岁女孩的不幸经历提醒我们要重视猫抓病的预防和处理。家长们应该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宠物,并在与宠物互动时注意安全。同时,加强对宠物的管理和保健措施,可以减少猫抓病的风险,确保家庭成员的健康与安全。猫抓病虽然不常见,但它的存在需要我们保持警惕。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我们可以降低猫抓病带来的风险,为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公众也应该增加对猫抓病的了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与健康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