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乳腺增生癌变率极低,但也不可忽视!
乳腺增生,你真的了解吗?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这些是乳腺增生症的不同名字:
乳腺囊肿、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乳房纤维硬化症、乳腺增生……
国外还常常称为乳腺腺病、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改变、良性乳腺结构不良、硬化性腺病……
晕了吧?这概念和命名真多
乳腺增生还有其他关键词:
小叶增生、乳腺疼痛、囊肿、导管上皮增生、盲管型腺病、大汗腺样化生……
对着上面这些关键词,再来看看年龄和主要表现,虽然年纪轻轻,是不是已经中招了?
?30~50岁女性高发
?乳腺疼痛
?乳腺结节或肿块
(肿块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生长缓慢,可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
?乳头溢液
(常为淡黄色、无色或乳白色浆液)
如果有两条或以上,说不定我们真的增生了。
▍怎么发现乳头溢液的呢?
有乳头溢液的女性朋友,常常会在内衣上看到乳头位置有一圈颜色变深了,而且洗不掉。有些白色内衣能明显地看到淡黄色的一小块。这些都是乳头溢液的表现。
至于乳腺增生的疼痛,大家应该比较有话语权。
这种疼痛比较特殊,早期可以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周期性疼痛,大多数人会感觉来月经前一周胀痛、刺痛或者钝痛,触碰到或身体颠簸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
当这个疼痛逐渐消失,大概月经就要来了。
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与乳腺癌的关系
更年轻的女性朋友也可能有乳腺肿块,但常常是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比较好辨认,能摸到圆形或卵圆形、质地比较坚韧、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的肿块。一般没有乳腺胀痛或触痛,并且跟月经周期也没有明显关系。
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病程一般比较长,发病高峰为15~25岁(也有数据表明是15~35岁)。
基本上到绝经以前,女性朋友都有可能患乳腺纤维腺瘤,绝经后的女性就比较少见了。
怎么辨别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呢?
鉴别要点
乳腺增生
乳腺纤维瘤
高发年龄
30~50岁
15~25岁
病灶
双侧多发,亦可单发
多病灶
形状
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
圆形或卵圆形
质地/边界
质地一般较软,边界较不清楚
质地比较坚韧、边界清楚
有无疼痛
有乳腺胀痛及触痛
无乳腺胀痛及触痛
月经周期
随月经周期发生变化
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
▍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癌变的风险怎么样?
乳腺增生和乳腺纤维瘤癌变风险其实很低,有些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癌变。
但现在生活压力太大了,女性朋友很容易有焦虑、狂躁等情志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也需要适当地了解下癌变风险,并加以预防。
纤维腺瘤癌变风险极低(上皮成分癌变),癌变率为0.12%~0.30%。
乳腺增生症因为有很多分类,因此不同病理学表现的乳腺增生症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也不相同。
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癌变率为1%~5%,只有活检证实为非典型增生时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才会明显增加。
约80%的非典型增生病人终生都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
▍乳腺增生症怎么治疗?
现代医学对于乳腺增生的治疗原则是充分的个体化心理及药物干预,结合必要的活检及适当的手术切除。
听上去比较难以接受
那么中医,会怎么治疗呢?
乳腺增生,中医怎么治疗?
中医对乳房的认识,一般归纳在中医外科里,如现代医学的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在中医都有对应的名字,如乳痈、乳癖、乳岩等。
对于病因,乳房问题一般归纳为一个字「气」。
脾胃土气壅盛;
肝胆木气郁滞;
正气虚;
气血不摄;
气散不收;
痰气凝结等。
那么有肿块,必然有东西积聚,正所谓「阳化气,阴成形」,肝气郁结、肝胆火旺、胃热等问题,都容易形成痰饮。
痰饮既是一种病理产物,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很容易引起乳房的肿块积聚。
所以乳腺增生其实只是身体有淤滞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治疗应该对因治疗,不应该对症治疗。
乳房的疾病,一般发现的时候都比较晚了,所以从古自今,在预防方面比较少内服药物,但也有一些中成药例如消癥丸、逍遥丸、开郁散等。
一般到乳房疾病已经发生了,会用到一些例如清热解毒、托里透脓等的内服药,配合一些外治手法。
选择合适的外治法,我们又得先弄明白经络的走行,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经过乳房或在乳房附近的经络,至少有六条:胃经、脾经、肝经、胆经、心包经、肾经,当然还有女性朋友至关重要的冲任二脉。
很多人会问乳腺问题是不是都由于肝气郁结所致呢?其实有句话是这样的:「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很大一部分乳腺增生是胃气不足引起的。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根据其所属经络的不一样,选择不一样的治疗位置。
我们来看看下图,乳房附近的经络都怎么走的?
手的三阴经,从胸走手,走的是手的内侧。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左右滑动白癜风诊断北京哪里看白癜风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