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Maidong
OPHIOPOGONISRADIX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
浙麦冬
浙麦冬,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气微香,味甜,这是无硫品的特点,有硫的话就显得白很多,而且闻起来隐约有刺激的味道,其他品种也是类似。浙麦冬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须根痕,未干透时,质较柔韧,中柱细小已木化,因此轻轻一掰,会发现中柱并不断,可以被折弯。干后发硬,角质状,此时湿润一下,中柱还可以抽出。浙麦冬油性大,质量好,嚼之发黏。
川麦冬川麦冬呢?川麦冬表面多呈淡黄棕色,整体较丰满。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未干透的时候质柔韧,和浙麦冬一样,中柱细小木化,轻轻一掰,能感觉到中柱的存在,中柱不会断裂,可以被折弯。干后不甚坚,湿润后,中柱可以被抽出。川麦冬的质量相对于浙麦冬低一些,味甜较淡,嚼之不发黏。
产地主产于浙江省慈溪、余姚、杭州者称“杭麦冬”;主产于四川省三台县者称“川麦冬”。多为栽培品。
采收加工浙江于栽培后第三年小满至夏至采挖;四川于栽培第二年清明至谷雨采挖;剪取块根,洗净,反复曝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鉴别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心、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甘补质润,苦微寒而清泄,入肺、心、胃经,为滋养清润之品。既养阴生津而润肺益胃,又清养心神而除烦安神,还滋润肠燥而通便。
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功效助记:
仅买一味生津
过冬非常心烦
(仅)买一味生津——(一味生津——益胃生津)
(过)冬非常心烦——(非常心烦——润肺养阴、润肠通便、清心除烦)
买冬=麦冬
主治病证(1)肺热燥咳痰黏,阴虚劳嗽咯血。
(2)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3)心阴虚、心火旺的心烦失眠。
(4)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性凉滋润,故风寒或痰饮咳嗽、脾虚便溏者忌服。
故事天冬、麦冬本来是天上两个仙女。大姐天冬干练灵巧,爽直,性格盛于妹妹;小妹麦冬文静秀气,貌美,并喜用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装扮自己。她们在天上见到人间虚痨热病的病魔到处行凶,致使人们面簧肌瘦,燥咳吐血,口渴便秘,死者众多,十分可怜。姐妹俩十分同情人间疾苦,决心下凡解救。大姐就在我国东南、西南、河北、山东、甘肃的山谷、坡地疏林、灌木丛中生根落户,小妹麦冬就在我国的秦岭以南浙江、四川一带的溪边、林下安家落户。姐妹俩出没在偏僻地带为那些被病魔缠身的病人奉献自己,和病魔作斗争。姐妹俩虽然都能赶出肺胃阴虚、肺胃燥热、便秘的病魔,又根据两个人的性格有所侧重。大姐对火、燥二魔的清除的力度大于妹妹,直至入侵肾部的魔鬼;小妹性格文静力弱,但主攻心中燥魔不在话下。二人合作,水火既济,促人康泰。
往期精彩
初心
中医中药——《血竭》
初心
中医中药——《莪术》
学习
中医中药——《蔓荆子》
学习
中医中药——《三棱》
学习
中医中药——《骨碎补》
学习
中医中药——《水蛭》
学习
中医中药——《半夏》
学习
中医中药——《禹白附》
学习
中医中药——《斑蝥》
学习
中医中药——《雷丸》
学习
中医中药——《皂荚》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芥子》
学习
中医中药——《天南星》
学习
中医中药——《猫爪草》
学习
中医中药——《白前》
学习
中医中药——《川贝》
学习
中医中药——《浙贝母》
学习
中医中药——《竹茹》
学习
中医中药——《瓜蒌》
学习
中医中药——《前胡》
学习
中医中药——《鲜竹沥》
学习
中医中药——《苦楝皮》
学习
中医中药——《天竺黄》
学习
中医中药——《胖大海》
学习
中医中药——《桔梗》
学习
中医中药——《昆布》
学习
中医中药——《海藻》
学习
中医中药——《黄药子》
学习
中医中药——《礞石》
学习
中医中药——《香附》
学习
中医中药——《瓦楞子》
学习
中医中药——《柴胡》
学习
中医中药——《百部》
学习
中医中药——《苦杏仁》
学习
中医中药——《紫菀》
学习
中医中药——《款冬花》
学习
中医中药——《葶苈子》
学习
中医中药——《地榆》
学习
中医中药——《枇杷叶》
学习
中医中药——《朱砂》
学习
中医中药——《密蒙花》
学习
中医中药——《隔山消》
学习
中医中药——《龙骨》
学习
中医中药——《桑白皮》
学习
中医中药——《磁石》
学习
中医中药——《酸枣仁》
学习
中医中药——《琥珀》
学习
中医中药——《灵芝》
学习
中医中药——《柏子仁》
学习
中医中药——《合欢皮》
学习
中医中药——《首乌藤》
学习
中医中药——《石决明》
学习
中医中药——《月季花》
学习
中医中药——《牡蛎》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母》
学习
中医中药——《鸡屎藤》
学习
中医中药——《代赭石》
学习
中医中药——《刺蒺藜》
学习
中医中药——《罗布麻叶》
学习
中医中药——《羚羊角》
学习
中医中药——《牛黄》
学习
中医中药——《钩藤》
学习
中医中药——《珍珠》
学习
中医中药——《千年健》
学习
中医中药——《全蝎》
学习
中医中药——《天麻》
学习
中医中药——《地龙》
学习
中医中药——《槐花》
学习
中医中药——《冰片》
学习
中医中药——《僵蚕》
学习
中医中药——《麝香》
学习
中医中药——《苏合香》
学习
中医中药——《石菖蒲》
学习
中医中药——《灵香草》
学习
中医中药——《鹿茸》
学习
中医中药——《细辛》
学习
中医中药——《党参》
学习
中医中药——《淫羊藿》
学习
中医中药——《仙茅》
学习
中医中药——《杜仲》
学习
中医中药——《巴戟天》
学习
中医中药——《续断》
学习
中医中药——《葛根》
学习
中医中药——《益智仁》
学习
中医中药——《沙苑子》
学习
中医中药——《菟丝子》
学习
中医中药——《紫石英》
学习
中医中药——《当归》
学习
中医中药——《冬虫夏草》
学习
中医中药——《雷公藤》
学习
中医中药——《冬瓜皮》
学习
中医中药——《白芍》
学习
中医中药——《阿胶》
学习
中医中药——《熟地黄》
学习
中医中药——《北沙参》
学习
中医中药——《何首乌》
学习
中医中药——《百合》
学习
中医中药——《蒲黄》
——END——
多一次分享,多一人受益,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布施,感恩一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