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路上科技扶贫,让土里生金的教授河

点击收看节目视频:

王一硕,男,年4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确山县)。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处众创空间管理办公室主任,河南省丹参培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豫西道地中药材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科技创人才杰出青年,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仲景传承与创新专委会常务理事、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健康巡讲专家、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专家,。主要从事中药材原生态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管理技术、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十五年来,一直奔波在中药产业发展和科技扶贫致富的道路上。

年,河南省正式启动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王一硕有幸作为首批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派驻服务于禹州市金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他深入到生产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找到企业发展症结,对症下药,利用现场培训、专家解答等形式解决。他为企业带来了现代化的创新管理理念、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营模式以及新的产业化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技术、人才与基层经济需求的有效对接,延伸和拓展了产业链条,有力地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经过他两年不懈的努力,帮助企业建立了许昌市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毒性中药饮片车间、中药调味品车间,扩大了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有利用学校的技术资源联合企业成功了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禹白附规范种植技术与产地加工研究”》。

他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开展禹白附规范种植示范基地50亩,推广种植余亩,申请发明专利一项,获得许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年结束服务后,王一硕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年,王一硕又一次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被派驻于襄城县景春堂中药饮片进出口公司驻厂工作。两年来,他认真贯彻省委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进取,服务企业,切实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帮助改进了20种常用的河南地产大宗中药的浓缩粉提取物工艺标准,建立了5种中药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和质量要求,扩大了生产范围及生产规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他针对企业人才的需求,向学校申请,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及一些短期培训班,为我厂员工进行培训。还邀请学院知名教授到企业讲课,手把手讲授,使员工能够规范操作,按标准生产。经过王一硕多次努力与磋商,企业与河南中医学院达成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并与年12月首次派驻实习学生2名,联合培养毕业生。

他针对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全面的调查。利用原有的“中药提取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中药提取浓缩粉的研究,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的效率,对企业生产的多个产品进行梳理,对一些陈旧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再验证及进一步优化生产操作,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帮助企业建立了亩禹白芷的种植示范基地,对道地药材禹白芷的选种、整地、田间管理、产地加工等都做出了大量工作。根据“以稳定原料来源为基础,建设种植基地为手段,确保药材质量为目的,打造拳头产品为重点。提高浓缩颗粒的有效成分达到药典标准”的总体要求。在襄城县紫云镇万楼、马涧沟村租赁荒山亩,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禹白芷、禹白附、丹参、柴胡、黄芩等河南地产大宗药材。

王一硕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在建设针灸针车间问题上,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利用企业现有的平台,申请省市级课题,提高企业的科研实力,牵线与国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来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业务,提升在业界的知名度。

年服务结束后,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再次被河南省科技厅授予“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自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药种质资源繁育、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产地炮制一体化加工技术等教学科研工作,自己先后种植中药材累计近5万亩,指导种植中药材累计40多万亩,指导种植品种达多种。

主持完成了省科技厅“裕丹参综合开发研究与加工应用(项目编号:132102321)”、“裕丹参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柴胡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编号:)”3项科技攻关项目;2项科普传播项目:嵩县黄庄乡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33400402),无公害菊花管理技术培训(项目编号:),方城县地产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及基地建设(项目编号:173400415);主持河南省科技厅第一、二、四、六批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项目;主持年、年、年、年科技部“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主持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药材提升和保障项目——优质丹参产业化基地河南华丰项目。王一硕先后设计指导一百六十多家企业通过国家GAP、GMP、GSP、QS系列等认证。

年带领学生完成方城县裕丹参GAP基地的认证,成为河南省第一家通过认证的丹参基地。

药材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多了为草,少了为宝。中药材种植跟种粮食有根本上的区别,种粮食主要是看产量,丰收了就意味着挣钱了,而种中药材首先要保证的是药材质量,质量达标,符合药典标准,这才能为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是高产。

根据丹参的生长特性,通过实验研究,王一硕改变以往的耕作理念,首先从种质资源入手,采用野生与家种杂交,进行提纯复壮,从根源上提升丹参的品质,培育出优质高产的丹参品种。其次进行合理的密植,提高土地等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从而提高了药农的收益,改变耕作方式后,在保证丹参药材品质的同时,从过去的亩产多公斤,达到最高亩产公斤。看着丰收药农的喜悦,王一硕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十五年来,王一硕在做好学校本职工作后,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奉献农业,他开的车平均每年都要跑五六万公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愫,每次看到王一硕满身灰土从地里走出来的时候,莫名的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了解王一硕的同事说,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信任你,拥护你。

在基层,跟老百姓讲科技是比较难的,王一硕也总结出了一套经验:第一,对于老百姓来说,你要把复杂的技术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表述出来,不能晦涩,让老百姓听了不知所云,要让他们能懂。第二,还要把理论语言转化为实践语言,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听完后,做到心中有数,要让他们能会。第三,就是把复杂的中药材种植过程,变为固定的管理节点,每个药农都可以按照节点,一步一步地把这种中药种好,要让他们能做。第四,也是最难的,及时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规范的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保证种植出来的药材品质符合药典标准,保证基础产量或者有所提高,要让他们能赚。

任河南省中药材科技特派服务团团长以来,王一硕一直深入了解驻马店市中药材种植情况,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服务。通过详细了解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共有十二万亩,其中夏枯草占八万亩左右,主要在确山一带,其余县均为零星种植,不成规模。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一是品种过于单一,风险太大,老百姓种植的品种只有夏枯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但是半枝莲、白花蛇草种质退化严重,时间一长老百姓放弃了种植。二是,没有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带动,种植过程老百姓都是自发,缺少带动引导,缺少科技支撑,种植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三是缺乏深加工企业,处在初加工卖药材阶段。针对目前状况,结合深入调研和沟通,他在中药材种植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引进柴胡、丹参、黄芩、白术、半夏、猫爪草等新品种,提高药农的抗风险能力,增加一、两年生中药材品种,提高药农的综合收益;二是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龙头企业,包含中药材种植销售、外用产品加工、大健康产品加工等;三是将中药材种植户、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等组织起来,整合成一个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让小散乱变成合力,形成贸易市场,以规范管理,促进药农增收。有些中药材花期很长,将药材种植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拉动四五六产业发展。他为河南省中药材种植推广和农民致富付出了极大心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富路上》节目最后,王一硕教授说:我从03开始搞种植十几年的时间了,我是中医药大学的,是搞药材种植研究的,我要把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真正的落到实处,真正的让老百姓吃到放心的安全的药!

参与《创富路上》节目互动

赢50元手机话费

参与节目有惊喜大礼,价值50元电话费免费得,特别感谢郑州兰博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50元手机话费,每天抽取一名幸运听众。

本期获奖听众:xxxx

  《创富路上》是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一档服务河南省种养殖合作社的公益栏目、旨在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宣传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搭建城乡购销平台、分享创业致富经验的专题访谈类节目。节目通过典型范例展现河南现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风貌,培养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

  每期节目50分钟,16:00-17:00周一至周四邀请种养殖合作社创富带头人介绍创富经验、创富项目等,周五邀请农产品销售企业帮助种养殖合作社搭建销售渠道。节目以直播访谈类为主,节目设置三个板块《创富关键词》、《创富故事面对面》、《创富你我他》河南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创富路上》除了广播平台宣传之外,农村广播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yy/10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