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

我父亲是一位民间中草药医生,他已经七十六岁了。五十八年的中草药治病实践经验,却无法用书面的语言表述。常常教导我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把他的医术用正规的方式传承下去。

于是我一有时间就去查资料,总结出了以下一套理论:肝病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病变。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种肝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肝病的表现是很隐晦的,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常见症状有胀痛或不适,恶心,厌油腻,食后胀满或有黄疸,口干,大便或干或溏,小便黄,或有低烧,头昏耳鸣,面色萎黄无华等。如果是肝硬化,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之外,还有腹水,腹壁血管突出,周身水肿,尿少,肝掌,蜘蛛痣,严重者还可能大出血。

在所有肝病症状中,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较具有特异性。出现此类症状时首先怀疑是肝病引起的,应排除外伤因素。偶尔正常人也会出现暂时性肝区疼痛不适,比较少见。肝区不适和肝区疼痛往往与肝肿大压迫肝包膜有关,随着病情的转归,肝肿大的加重或减轻,肝区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肝癌一般是进行性加重,主要是肝癌肿瘤不断增大压迫肝包膜所致。

比如门静脉高压:门脉高压是指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常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造成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出血,结合出血倾向病情往往比较凶险,是肝病(主要指肝硬化、肝癌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如肝性脑病:这是肝病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症状极为凶险,是造成肝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治疗肝病的三大原则,第一是抗病毒。第二是提高免疫力。第三恢复肝功能,掌握这三大原则,乙肝才能谈到转阴问题。恢复肝功能,既是恢复肝脏排毒功能,在病理变化上讲,就是提高排毒功能。

在用药方面灵芝保肝护肝灵芝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作为保肝药可用于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或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治疗。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利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灵芝三萜类是其保护肝脏的重要有效成分。

灵芝保肝作用的疗效特点灵芝虽无明显的抗肝炎病毒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说来,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移性肝炎为好。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

中医书上表述:中医中药在肝病治疗中有如下五大作用:1.改善症状作用:辨证论治可以有效地改善病人胁痛、消化不良、腹泻、皮肤瘙痒、疲劳、齿鼻出血症状。2.保肝降酶作用:垂盆草、田基黄、鸡骨草有明确的降转氨酶作用。五味子更被临床医生称为强烈降酶药物。3.退黄抗炎作用:茵陈、大黄、苦参、赤芍均有明确退黄抗炎作用,甘草则有类激素样作用。对于一些顽固性黄疸加用中药后,疗效奇特。4.抗病毒作用:实验证明,苦参、蛇舌草、败酱草、大青叶、叶下珠等清热解毒药物均有一定抗病毒作用。5.抗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作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类中药均有一定抗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作用。有些肝癌患者服用中药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存期得以显著延长。因此,乙肝患者要重视中医中药的治疗,通过综合调理达到扶正祛邪防传变的目的。

大三阳、小三阳,是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大三阳、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就成为乙肝患者。一般认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比大三阳小,但若乙肝病毒DA阳性,则传染性甚至比大三阳还厉害。

总的来说,肝病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有一定的效果。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健脾退黄,寒湿困脾者宜,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郁气滞者治则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肝胃不和者宜疏肝和胃,佐以解毒方剂;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者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气滞血痰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等方剂治疗。

有了上面的理论,没有实践也是空谈,再根据父亲的要求写下方剂:

野生灵芝、黄耳毛草、青蒿、垂盆草、半枝莲、平地木、茯苓、山桅、山药、木香、元胡、黄芪、凌霄花、当归、五味子、何首乌、赤芍等等,这样就比较完整。

为了让初学者也能领会,我又把方剂中的一味味药的性能写上去。比如:山桅主要治疗急性鼻出血肝经郁热型。鼻涕稠黄而臭,鼻腔粘膜红肿较甚,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其中野生灵芝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治疗免疫调节和保肝作用特别好。

青蒿味苦、微辛,性寒,归肝、胆、肾经,芬芳清冽,透内内外,青蒿具有清热退蒸,清暑截疟,除湿杀虫的功效,青蒿主治阴虚潮热骨蒸,外感温热暑湿,头目昏晕,疟疾,黄疸,泻痢,疥癣,皮肤瘙痒。 这里指山上的香蒿,不是村边屋后的臭蒿。

垂盆草性凉,味甘、淡。归肝经、胆经、小肠经。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及急、慢性肝炎。

半枝莲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

平地木性平,味辛、微苦。归肺、肝经。新久咳嗽;痰中带血;黄疸;水肿;淋证;白带;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睾丸肿痛。

木香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主治: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中气不省;突发耳聋;蛇虫咬伤;牙痛。

元胡性温、味辛、苦。入心、肝、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其止痛作用显著,作用部位广泛,且持久而无毒性,是一味比较优良的止痛药。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等。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炒赤芍:炒后药性偏于缓和,活血止痛而不伤中,可用于瘀滞疼痛。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叶一枝花的干燥根茎。其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常用于疔疮痈肿,咽喉肿痛,蛇虫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

等等!这样谁看了都能一目了然。甲肝一般几个月就能康复!方剂可打成粉,中药打成粉之后,药效提高了几倍。这时瀼成胶囊,一天早晚8粒,2斤胶囊为一个疗程,服用几个月,基本上可以恢复,或者出现明显好转的状况。乙肝患者比较普遍,早期也可以服用胶囊。早期或中期,最佳服汤药,3--5个疗程,即可恢复。晚期患者病情加重、此时,药方加:重楼10g,猫爪草10g,山茨菇20g等等能消癌细胞的中草药。3-5个疗程百分之六十的人能达到好转的现象!

我把父亲想说的,用书面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他感到无限的宽慰。我儿子考取了中医大学,我想将来不用他的亲口表述,我们同样能够拿药方研究肝病的形成和治疗,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给社会留下应有的贡献!

颜小方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费用高吗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com/mcyy/36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