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年ldquo芙蓉学子

鎴戝浗钁楀悕鐧界櫆椋庣爺绌朵笓瀹? http://m.39.net/news/a_5941636.html

小伙伴们,看过来看过来~

长安大学“芙蓉学子·榜样力量”

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

投票环节开始啦!

为挖掘宣传我校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先进典型,在大学生中树立自强自立的优秀榜样,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按照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有关安排,学校于11月下旬启动了年“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评选活动。经学生个人(团队)申请、资格审查、遴选推荐、学校初评等程序,评选出了入围候选人(团队)共30个(涉及社会实践、自强不息、公益行动、道德风尚、学术科研等五个类别),并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公示。按照活动要求,现进行网上投票环节。现在让团子带大家来看看候选人(团队)们的风采吧!(个人和团队分别按姓氏笔画排序)

社会实践奖

马玉

马玉,女,中共党员,资源学院级地质学专业本科生,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前三学年平均绩点4.13,已被推免至南京大学;现任资源学院学生助理、级本科生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资源学院团委秘书长;主持中科院协同育人科创计划1项,参与省级重点科研项目4项,广泛参与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志愿服务活动,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全国自然资源作品大赛优秀奖、陕西省“万名学子扶千村”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队长)及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校级各类荣誉奖项40余项。

多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由西峡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前往县级特色乡村、工业企业、扶贫基地学习调研,后期被分配至县属乡镇,联合驻村书记办公,获县级“优秀实践者”;作为队长,带领团队前往陕西佳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对佳县三个深度贫困村的走访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得到了佳县团县委的认可,荣获陕西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队长)及先进个人;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前往延安开展宣传“两山”理论社会实践,通过理论宣讲、实地考察等方式系统调研了雨岔丹霞地貌,录制的宣传视频荣获团中央“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视频奖,实践成果被评为校级优秀成果。

长安大学党委宣传部暑期社会实践队

长安大学党委宣传部暑期社会实践队,近4年来,党委宣传部暑期社会实践队赴6座城市、10个村镇,走访10所高校、9家企业,采访扶贫干部、校友等30余人次,开展了深入扶贫、参观企业、采访校友、走访高校等多个主题的暑期社会会实践活动,在主流媒体发布新闻稿件余篇,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60余篇,形成实践报告余字。

年8月,实践队赴商南县开展社会实践和纪录片拍摄活动,纪录片《助商南》在央视新闻、新华社客户端等中央媒体首页展播,在国际乡村影像节中获得“优秀纪录片奖”。实践队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优秀团队”称号、陕西省授予的“省级标兵团队”称号。年7月,实践队赴中国交通建设集团进行主题为“建功立业新时代,祖国建设有长大”优秀校友事迹采访活动。年7月,实践队赴北京走访中财、北交、北科、北林等4所高校交流学习,在新华社、字节跳动等3家企业进行6次参观体验、研学活动。年7月,实践队赴杭州、丽水,以“新时代高校媒体新机遇”为题,前往浙大、丽水学院、阿里巴巴总公司等3家单位进行调研交流。年7月,实践队赴上海、南京,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校园媒体团队发展”为题,前往交大、南大、南航、南艺等4所高校进行交流学习。

长安大学“凝聚时代青春力量·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暑期社会实践队

长安大学“凝聚时代青春力量·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组织在校青年走进秦岭深处,切实参与到秦岭生态保护工作当中。团队由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李培月教授和吴健华副教授指导。队伍内6名本科生成绩均名列前茅,4人专业排名前5名,负责人成绩排名1/51,获年国家奖学金。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团队对发源于秦岭的30余条河流进行勘察,积极向村民普及秦岭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了解当地污水排放等情况。对所采集的余件水样进行30余项指标测定,并对前期取样数据进行综合研究,旨在揭秘河流、地下水与土壤、雨水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联系,全面分析秦岭北麓水环境现状及污染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团队通过中青校园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发布新闻稿件30余篇;出版书籍《年秦岭生态考察报告》;获得由共青团陕西省委颁发的秦岭科考特别奖、省级优秀团队等11项荣誉;并作为优秀团队代表在年长安大学社会实践表彰大会上发言。未来,团队还将继续投入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中,努力当好秦岭卫士,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者、秦岭生态环境安全的守卫者。

长安大学赴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工程”及“中国形象”主题调研实践队

长安大学赴马来西亚“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工程”及“中国形象”主题调研实践队赴马来西亚吉隆坡、雪兰莪州沙亚南市等地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中国基建公司已建成和在建的海外项目,感受“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设施联通及“中国工程”的国际影响;与马拉工业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联合举办“一带一路”研讨座谈会,与中交三航局公司举行主题交流会并对多名马来西亚籍员工开展访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民心相通及“中国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力和深远的后续反响。

团队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力好项目、陕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标兵团队等省部级以上荣誉3项,发布国家级媒体报道21篇、省市级媒体报道9篇,并于教育部简报第17期报道,汇总形成《中国形象报告书》等实践报告成果3项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基层建设》。

长安大学赴云南“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队

长安大学赴云南“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队依托“推普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契机,投身祖国“三州三区”深度贫困区,用自身行动为祖国成立70周年献礼。团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回信精神,前往云南省怒江大峡谷的深处——秋那桶村,祖国西南边陲的最后一个行政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团队成立“第一书记助理团”,分担驻村干部繁忙的工作;成立“推广普通话”小分队,深入家家户户进行宣传,包括课业辅导、课间辩论赛等活动;探寻民主大团结的秘密,与少数民族齐心协力,共图美好新未来;建立调研小组,设计旅游开发模式,为秋那桶村探寻核心经济发展来源。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里,团队足迹遍布秋那桶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户人家,他们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赏,并收到了来自共青团中央寄来的感谢信和表扬信。做为19年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国家重点立项的团队,共青团中央立项的团队,以全国大学生“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的殊荣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自强不息奖

王雅琪

王雅琪,现就读于信息工程学院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研四班。本科期间,表现优秀,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领航之星、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曾自主创业,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育人星火,代代相传,王雅琪的外公是一名从事农村教育五十多年的老教师,父亲也是一位教师,从小受到外公和父亲的影响,去基层做教育成为王雅琪的梦想。本科毕业后,王雅琪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前往国家级贫困县商南县投身于教育扶贫工作。在商南任教期间,负责名学生的数学、音乐、体育教学,平均每周课时在20学时以上。累计帮扶建档立卡、留守、单亲儿童12人,开展家访调研40余次。其支教故事入围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好网民”候选故事。王雅琪将秦岭保护融入课堂教学的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志愿者、西部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伊力夏提·奥斯曼

伊力夏提·奥斯曼,男,维吾尔族,25岁,中共党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长安大学首届“1+3”辅导员,现任长安大学工科试验班与民族预科班团委副书记。曾任公路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校学生会副主席、校民族学生服务工作委员会主席、班长等职。

他是我校首位少数民族学生党支部书记,荣获长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带领党支部获优秀学生党支部荣誉。作为长安大学学生代表赴陕西省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实习,被评为优秀见习大学生,并受到时任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接见,被人民网、央广网、陕西省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被评为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长安大学优秀毕业生、长安大学优秀学生干部、长安大学民族先进个人等。

曾获“长安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长安大学三好学生标兵”“长安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新疆籍学生一等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EI国际学术论文一篇,国内学术会议论文一篇;多次获得学校“挑战杯”“互联网+”银奖。

所带工科试验班考试通过率在全校理工科专业位居第一,优秀率较往年提升一倍,所带学生获国际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23项,省部级荣誉表彰30余项。指导举办“长安大学丝路文化展”等多项民族特色活动,擦亮学校石榴籽品牌。

吴文琪

吴文琪的父亲患有脑瘤导致失聪,失去劳动能力,时不时的大小手术开销使家庭不堪重负,经济来源只靠母亲外出务工和政府低保补贴获得,她和弟弟上学开销更是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在这种家庭条件下,她深知努力和自强的重要意义。大学期间,她自立自强,成绩优异,大二专业排名第一,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优秀奖、课程优秀奖等奖励。她积极参与组织社团,目前担任国防领航学社副主席、水环学院团委副书记,荣获优秀团员、训练标兵、校园贡献奖。积极参与科研竞赛,荣获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国家三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金奖、学校“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等多个奖项,并作为负责人主持了一项省级大创项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所在团队曾获学校优秀实践队称号,通过选拔成为“奥跑中国,首创奥莱”国际马拉松西安站志愿者、“四点半课堂”志愿者等。

林启和

林启和,男,中共预备党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奖获得者(全国仅10名),陕西省优秀共青团员,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捐献者。年5月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成为陕西省第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5个月后,患者病情复发,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淋巴细胞再次挽救这名患者,成为陕西省第2例二次捐献者。其感人事迹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共青团中央官微、中国青年网多家主流媒体报道,登上微博热搜,受到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yy/8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