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乳腺肿瘤

10月24日,乳腺肿瘤科研学院第六站在合肥成功举办。中国科学医院潘跃银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医院刘虎教授担任会议主持。会上,同济大医院蒋涛博士、AME出版社学术总监张开平编辑、广州医院梁恒瑞博士三位讲者围绕肺癌临床转化研究、如何写好一份CaseReport、如何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选题等展开了分享。图1潘跃银教授潘跃银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指出:“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方面是临床研究,一方面是基础研究,而怎么让基础研究贴近临床研究,让科研对临床更有指导意义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在资金方面获得了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推动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衔接、转化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如果说我们能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蒋涛教授在“肺癌临床-转化研究经验分享与启示”中引用的一句话。他以肺癌临床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转化研究经验。此外,他还特别提醒医生们注意团结、合作、利他、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科研。图2张开平编辑作为审核逾千篇生物医药领域英文稿件的资深编辑,张开平编辑在“如何写好一份CaseReport?——CARE指南深度解读”分享中提出,Casereport往往预示着新疾病、新诊断方法、新疗法,是医生开启学术生涯,开展观察类研究、RCT研究等的良好入手点。同时,她从编辑的视角详细解读了CARE指南13项大条目30项小条目,给出了一些实质的建议,比如独立成段单独讨论亮点和不足,用好Although/however/yet、strength/limitation/weakness/pitfall等标杆词,有逻辑地逐条给出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未来弥补不足的解决方案,须涉及实质内容,如诊断及时性、处置合理性、随访时长、操作便利度等。图3梁恒瑞博士梁恒瑞博士在题为“临床回顾研究——从基础至进阶”的分享中,以自身科研经历为主线,介绍了自己从基础至进阶的临床回顾研究经验。他提出了所有临床研究最开始设计的原则,即提出一个临床问题(多数是比较性问题);设计解决这个临床问题的方法;查找类似文献,参考所需要报告的指标;设计数据库;收集数据、统计、写作、发论文;用数据库发更多的论文。潘跃银教授表示,今天三位年轻有为的讲者和我们的年轻医生们年龄相仿,他们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分享,内容很接地气,希望年轻医生们好好消化吸收,参加会议后能够有所收获。潘跃银教授在会后接受AME出版社的采访中指出:“‘乳腺肿瘤科研学院’项目在医生中反响非常好,我们省内中青年医生都认为这个培训使自己的转化研究思维水平有了提升。而且讲者都是年轻的临床工作者,结合自己科研的亲身经历做分享,更贴近年轻医生需求。同时,杂志社编辑带来的关于科研设计、论文撰写的分享,能帮助年轻医生提高工作效率。”他提到,去年“科研学院”线上平台直播的观看量非常高,所以今年继续开展了一场“科研学院”培训。▲潘跃银教授会后采访视频图5论文评估环节此外,会议还特设论文评估环节,与会专家对董孟浩、邢俊、张雨馨3位年轻医生的科研论文进行了面对面点评,从选题立意、研究设计、论文撰写等角度提出了具体、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图6会场掠影本次会议在掌声中圆满结束,调研显示,参会者中对本次会议非常满意的占80%,满意的占20%。参会者表示授课的内容很符合临床需求,解决了大部分临床医生的困惑,“如何建立科研思路”的培训内容与临床实际问题非常契合。“网罗科研,有的放氏”乳腺肿瘤科研学院由AME精心打造,得到广东胸部疾病学会及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旨在通过系统实用的科研培训,激发临床医生的科研内动力,助力乳腺肿瘤领域中青年医生科研水平的提升。不能亲临现场,甚是遗憾?别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rb/10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