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竹沥、天竺黄)篇》
一味竹茹治牙龈出血
牙宣者,胃气逆而不下。牙龈出血,大都是胃气不降,因为胃经管牙龈,胃气直接上达于口,这叫脾胃开窍于口。
有个病人一熬夜,吃点夜宵,第二天起来必定口臭,一刷牙就会出血。爷爷说,指月,你看他胃脉独大,明显胃气不降,所以一旦吃得过饱,就消化不良,臭气上熏,浊阴不降。
这病人点点头说,大夫,为什么我老是刷牙出血?
爷爷说,血随气升降,气降则血降。你胃气经常堵塞上逆反酸,平时经常吃得太饱,所以百脉债张,气血上逆,容易出血。
这病人说,那我该怎么办?
爷爷说,少吃胜于下气汤,七分饱最能养脾肠。
然后小指月给他包了些竹茹,叫他拿回去煎水喝。奇怪,没有用止血的药,就单味竹茹降胃气,他喝完后,早上刷牙就不出血了。当然他也听从爷爷的医嘱,晚上不再吃宵夜。现在早晨口也不臭了。真是养生上面微微做些调整,便可以防止很多不必要的疾病。
爷爷说,竹茹不单能够降胃气,以镇吐血,还能够止胃气不降的肌肉出血,因为阳明主肌肉。肌肉属干十。所以味竹茹令十气.下隆。则血不外溢。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张锡纯经验∶竹茹,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胃气息息下行为顺),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皆降胃之功)。族家婶母,年四旬,足大趾隐白穴处忽然破裂出血,且色紫甚多。外科家以为疗毒,屡次服药不效。时愚甫习医,诊其脉洪滑有力,知系血热妄行,遂用生地黄两半、碎竹茹六钱,煎汤服之,一剂血止,又服数剂,脉亦平和。盖生地黄凉血之力虽能止血,然恐止后血瘀经络致生他病,辅以竹茹宣通消瘀,且其性亦能凉血止血,是以有益而无弊也。
中医故事——皂荚、皂角刺篇》旋覆代赭汤治呃逆
中医故事——《旋覆花篇》经常捶蹈胸部是何因
中医故事——《旋覆花篇》旋覆花拾珍
中医故事——《白前篇》白前治烟呛咳嗽
中医故事——《猫爪草篇》瘰疬专药猫爪草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咳而胸痛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能治痰郁的贝母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川贝母与浙贝母
中医故事——《川贝母、浙贝母篇》◎贝母拾珍
中医故事——《瓜蒌篇》脏腑浊垢的润滑油
中医故事——《瓜蒌篇》大红瓜汤治肺炎痰喘
中医故事——《瓜蒌篇》带状疱疹后遗症
中医故事——《瓜蒌篇》瓜蒌拾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