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区划》共划分了9个一级区和28个二级区,下面仅就一级区的中药资源特点以及今后的开发方向和建设途径做以简介,并将二级区予以罗列。
(一)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经济比较发达。中药资源约多种,多为野生,蕴藏丰富,如黄柏、桔梗、牛蒡子、苍术、五味子等蕴藏量占全国的70%以上。人参、鹿茸、细辛、蛤蟆油等道地药材质优量大;常年收购的大宗药材有多种;中成药工业发展迅速,人参、刺五加、菌类药材的深度开发收到显著效益,开发潜力很大。
1、本区中药资源的主要特点
(1)野生种群大,蕴藏丰富。
(2)珍稀特产及地道品种较多。
(3)中成药发展迅速,研究成果卓著。
2、二级分区
(1)大兴安岭山地黄芪、赤芍、防风、满山红、熊胆区
(2)小兴安岭、长白山山地人参、黄柏、五味子、细辛、鹿茸、蛤蟆油区
(二)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本区包括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和黄土高原。工业基础雄厚,交通四通八达。中药资源~种,家野兼有,并以家种药材生产水平较高,近种家种药材中有30种年产量占全国的50%~70%;“四大怀药”等道地药材及安国、禹县、州等药市均誉满海内外:中成药工业发达,有大、中型中成药企业家(占全国的20%)生产的名牌获奖产品占全国的一半本区划分为2个二级区:黄、淮、海、辽平原金银花、地黄、白芍、牛膝、酸枣仁、槐米、北沙参、板蓝根、全蝎区:黄土高原党参、连翘、大黄、沙棘、龙骨区。
1.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1)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
(2)中药加工业兴旺发达。本区中成药和饮片加工企业近家,占全国的27%,北京同仁堂中药厂和天津达仁堂药厂为国家一级企业。北京同仁堂中药厂的安宫牛黄丸、山东东阿阿胶厂的阿胶,天津乐仁堂中药厂的天津感冒片、山西中药厂的龟龄集、定坤丹等先后获国家金质奖。
(3)中药商品市场活跃。本区西部以西安为中心集散地,进行药材商品购销活动。河南辉县百泉、禹县、商丘是中原地区规模较大的药材交流中心;东部河北安国、安徽亳县是国内著名的药都;辽宁营口是东北重要的通商港口,也是东北的药材集散地;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又是我国中成药三大产地之一,年产值近亿元。也是华北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市场,京、津地区年购销额达几亿元。
2.二级分区
(1)黄淮海辽平原金银花、地黄、白芍、牛膝、酸枣仁、槐米、北沙参、板蓝根、全蝎区
(2)黄土高原党参、连翘、大黄、沙棘、龙骨区
(三)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本区包括伏牛山大别山地、长江中下游和江南丘陵山地。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活跃,交通发达。中药资源多种;家种药材品种年产量占全国50%~70%的有60多种:“浙八味”、“四大皖药”、苏薄荷、建泽泻等道地药材及樟树、宁波等药材集散地历史悠久,上海、武汉为建国后的药材贸易中心中成药工业发达,重点中成药企业20多家,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国重点中成药企业的30%以上。本区划分为4个二级区:钱塘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山地、平原浙贝母、延胡索、菊花、蟾酥、珍珠区;江南丘陵山地厚朴、栀子、泽泻、郁金、蕲蛇、金钱白花蛇区;江淮丘陵山地茯苓、辛夷、山茱萸、猫爪草、蜈蚣区;长江中游丘陵、平原、湖泊牡丹皮、枳壳、蔓荆子龟甲、鳖甲区。
1.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1)门类齐全,品种繁多,蕴藏丰富。
(2)地道药材和珍贵品种较多。浙江“浙八味”(浙贝母、麦冬、玄多、白术、白芍、菊花、延胡索、温郁金)每年的商品调出量占全国的40%以上。
(3)中药资源开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成药工业具有一定规模。
2.二级分区
(1)钱塘江流域及长江三角洲山地、平原浙贝母、延胡索、菊花、白术、西红花、蟾酥、珍珠区
(2)江南丘陵山地厚朴、栀子、泽泻、郁金、蕲蛇、金钱白花蛇区
(3)江淮丘陵山地中药区
(4)长江中、下游丘陵、平原及湖泊牡丹皮、枳壳、蔓荆子、龟甲、鳖甲区
(四)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秦岭山地、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经济较为落后,但资源极为丰富。中药资源多种,居全国之首;野生药材蕴藏量占全国50%以上的品种有40多种,占80%以上的有20多种;家种药材年产量占全国50%以上的品种有30多种,占80%以上的有10多种;川、云、贵、甘、陕的道地药材及大宗药材,如川贝母、川附子、黄连、川芎、天麻、三七、杜仲、冬虫夏草、麝香、当归、黄芪、党参等驰名中外,并有丰富民族与民间药;中成药工业亦有所发展,三七、天麻、杜仲等深度开发前景广阔。
1.本区中药资源主要特点
(1)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全区中药资源种类约多种,其中植物类约种,动物类多种,矿物类种左右。
(2)名贵地道药材品质优良。本区自然条件优越,中药资源应用历史悠久,药材产量大,质量好,行销国内外,有“川、广、云、贵”地道药材的称誉。
2.二级分区
本区又分六个二级区:
(1)秦巴山地、汉中盆地当归、天麻、杜仲、独活、猪苓区
(2)川、鄂、湘、黔山原山地黄连、杜仲、厚朴、吴茱萸、茯苓、款冬花、木香、朱砂区
(3)滇、黔、桂山地丘陵三七、石斛、木蝴蝶、穿山甲区
(4)四川盆地川芎、麦冬、附子、郁金、白芷、白芍、枳壳、泽泻、红花区
(5)云贵高原黄连、茯苓、天麻、半夏、川牛膝、续断、龙胆区
(6)横断山、东喜马拉雅山南麓川以母、木香、当归、大黄、羌活、重楼、麝香区
(五)华南南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岭南丘陵山地、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岛及滇西南山原。华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其它较为落后。中药资源种以上,多为南亚热带及热带品种;有砂仁、巴戟天、槟榔、益智、广藿香、化橘红、高良姜、蛤蚧等道地药材;中成药工业以广州最为发达,并在海南岛等地,建成“南药”生产基地。
1.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1)以南亚热带、热带为主的药用资源十分丰富。
(2)南药品种独具特色,南药生产取得明显进展。
(3)以当地中药资源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工业发展迅速。区内重点中药厂家,占全国的18%。90年代初,全区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居各区首位。其中,广东省年中成药产值位居全国第一。
2.二级分区
(1)岭南沿海、台湾北部山地丘陵砂仁、巴戟天、化橘红、广藿香、蛤蚧区
(2)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南部山地丘陵槟榔、益智、高良姜、樟脑区
(3)滇西南山原砂仁、苏木、儿茶、千年健区
(六)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阴山山地、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经济较为落后,畜牧业比较发达。中药资源多种,野生药材占80%,以黄芩、黄芪、知母、赤勺、甘草、麻黄、防风等为代表种;民族药以蒙药为主。专用蒙药达多种;中成药长40多家,发展也较迅速;野生药资源护育与开发均待加强。
1.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本区野生大宗地道药材资源比较丰富,品质优良,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全区野生药用植物约余种,其中草本情物占80%以上。黄芪为本区大宗地道药材,野生蕴藏量占全国的70%。亦芍为本区大宗野生药材,蕴藏量和年收购量分别占全国的30%和35%。本区是最大的野生防风分布区,呼伦贝尔草原防风密集,为草原优势建群种,野生蕴藏量占全国的72%。素有“关防风”和“小蒿子防风”之称,商品行销全国并有出口。
2.二级分区
(1)松嫩及西辽河平原防风、桔梗、麻黄、龙胆、甘草区
(2)阴山山地及坝上高原黄芪、黄芩、远志、知母、郁李仁区
(3)内蒙古高原赤勺、知母、黄芪、防风区
(七)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新疆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部分荒漠草原区域。经济较为落后。是我国畜牧业生产基地。中药资源0多种,野生品种蕴藏量大,但分布不均匀;特产药材如甘草蕴藏量占全国第一位、麻黄蕴藏量占全国第二位。肉苁蓉、锁阳、枸杞子、紫草、鹿茸等均为优势品种;民族药以维药、蒙药及藏药为主,开发潜力极大。
1.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1)种类少、蕴藏量大,药材种类具西北高原特点。全国重点调查的种常用药材本区蕴藏量占全国总蕴藏量的30%以上。本区常年收购的药材有~种左右。其中大宗野生药材有70多种,收购量占总收购最的90%。甘草、麻黄、肉苁蓉、锁阳、新疆紫草、伊贝母等为本区大宗品种,资源蕴藏最约达15亿公斤。其中甘草的蕴藏量占全国的94%,年收购量占全国的90%。
(2)中药资源分布不均匀,开发利用不平衡。
(3)民族药、民间药丰富。
(4)野生资源中濒危物种较多。
2.二级分区
(1)阿尔泰、天山山地及准噶尔盆地伊贝母、红花、阿魏、雪荷花、马鹿茸区
(2)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及阿拉善高原、西鄂尔多斯高原甘草、麻黄、枸杞子、肉苁蓉、紫草区
(3)祁连山山地秦艽、羌活、麝香、马鹿区
(八)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
本区包括青藏高原大部,属高寒气候类型。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资源利用程度低。中药资源多种。全部野生,蕴藏丰富,如甘松、大黄、冬虫夏草、鹿茸、麝香等蕴藏量占全国的60%~80%;名族药以藏药为主,藏药资源及高原特有品种待开发利用。
1.本区中药资源特点
(1)名贵药材多,野生药用资源蕴藏量大。其中甘松的野生蕴藏量占全国的96%,冬虫夏草、大黄野生蕴藏量占全国的80%以上,麝香、鹿茸资源均占全国的60%以上。
(2)藏医药有较大优势。
(3)新品种新资源亟待开发利用。如细花滇紫草、长花滇紫草、西藏龙胆、江孜乌头、类乌齐乌头、窄竹叶柴胡等,应注意研究,加快开发的速度。此外,多花黄芪、塘古耳黄芪、西藏木瓜、甘西鼠尾、黄苞南星、欧州菟丝子、水母雪莲、三指雪莲花等青藏高原特有资源,蕴藏量丰富,目前,大部分种类尚未得到利用。
2.二级分区
(1)川青藏高山峡谷冬虫夏草、川贝母、大黄、羌活、甘松、藏茵陈、麝香区
(2)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原坡地胡黄连、绿绒蒿、山莨菪区
(3)羌塘高原冬虫夏草、马勃、雪莲花、熊胆、鹿角区
(九)海洋中药区
本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领域。海洋中药资源多种。主要有瓦楞子、石决明、牡蛎、昆布、海藻、海螵蛸、海马、珍珠母、玳瑁、浮海石等;海洋药用途广,开发潜力极大。
1、海洋药用资源的主要特点
(1)海洋药物应用历史悠久。
(2)海洋药用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海洋药物中海藻、石决明、海马、紫贝齿、瓦楞子、珊瑚、海龙、牡蛎、珍珠母、海浮石为常用药材,这些品种年收购量只占蕴藏量1.5%,是年需要量的60%左右,缺口较大,尤其是海马、珊瑚、石决明、海龙等品种长期供应不足。
(3)海洋药物医疗用途广泛,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海洋药物开发利用种类还比较少,数量也不大,与资源潜力相差甚远。
(4)海洋药物研究迅速发展。
2.二级分区
(1)渤海、黄海、东海昆布、海藻、石决明、海螵蛸、牡蛎区
(2)南海海马、珍珠母、贝齿、玳瑁、海浮石区
鼎信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