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致敬经典
传承文化从我做起
我国中药命名都是历代医药家经过长期采药、用药经验积累提炼出来的。这些中药界的段子手们,在中药命名上大体总结出九大法则:
自报家门,以产地命名:
以贝母举例,川贝母,就是产于四川撒;浙贝母,当然就是浙江产的咯。为什么要这样区分呢?因为地域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药性当然也不同,自报家门,可以更方便精确用药,这样就不会傻傻分不清楚!
看身材,以形态特征命名:
有的中药长相很有个性,长得像人、像动物,还有的和某些物品相像,总之,就是不肯安静地做个中药界美男纸。小生给大家说出3个,看大家是否能想象得出它们的身材样貌:1.人参2.白头翁3.猫爪草。
看颜值,以颜色命名:
金银花,就是典型的看颜值命名,一树双花,相伴而生,黄的灿烂耀眼如金,白的纯洁无暇似银,金银花因此得名。当然,听到或看到黄芩、青皮、紫草、紫云英等中药,大家也就知道它们也是靠颜值取名的。
闻体味,以气味命名:
所谓未见其药先闻其味,说的就是甘草、香附、鱼腥草等这类中药。
看专业,以药物功能命名:
真是到哪儿都躲不开学霸的阴影,像接骨木、益母草这类中药,别问为啥起这名,谁让人家就是具有特殊治疗功能,还可作为单方使用呢!想要让人刮目相看,没点儿真本事那是万万不行滴。
看绝活,以药用部位命名:
瓜蒌根、全瓜蒌、牡丹皮就是以药用部位命名的,这样命名的好处就是可以全面了解药物的利用部分,便于合理采收、加工、炮制。
看芳龄,以生长采集期限命名:
半夏、迎春、腊梅花、六月雪、忍冬藤、霜桑叶等,这有利于启迪和督导人们,采集药物要顺天时地利,勿失时机。
以人名命名:
杜仲、徐长卿、何首乌、使君子等。(这些命名多由典故可循,多带有纪念意义。因为篇幅关系,今天小生就不做展开介绍了,以后有机会给大家慢慢讲。)
以加工成型命名:
如,曲剂。(举例:曲剂是将药末与面粉混合掺匀,使之不干不湿,经发酵后切块而成,多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半夏曲。)
以上就是中药命名的九大原则,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外乎方便子孙后代好认、好记、方便使用罢了。
做好药、做良心药、做真正治病的药,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最终追求的目标与努力的方向。通过《野生道地药材发掘与保护计划》项目的推出,使得埋藏于深山沟壑的野生稀缺药源,通过权健中药这个平台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另外,通过这个项目,让常年隐匿深山的资源走出村寨,帮助地方脱贫、创造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好方子、好药材、才是好医生!立足全民大健康工程,和谐尊享自然天寿,权健中药—您健康的守护神!
如果您身边有这方面的资源,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项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