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么才能每天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点击上方蓝字药信达即可!
监测数据显示,年下半年以来,不少低价药材进入上升通道。例如,三七、黄连、白术、白芷、桔梗、毛知母、黄芩、牛蒡子、防风、北沙参、玄参、麦冬、山茱萸、草果、茯苓、金樱子、吴茱萸、蔓荆子、猫爪草、百合、玫瑰花、太子参等。这些药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价格涨幅惊人,有的涨幅达%,有的涨幅在40%~50%。截至目前,一些品种价格仍在上涨。涨价原因是什么?涨价前后行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今后走势又会如何?本文予以对比解析。
1三七价格涨幅 涨价前价格元(10头),目前价格80元。
该品种在-年连续价格上涨,且涨幅较大,到年,最高价涨至元左右。年下半年进入下滑通道,到10月价格已逐渐下滑至元上下。年三七价格继续走低,最低价落到元左右,且一直持续到年初。
成因:
三七持续多年的高价行情,势必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导致-年初价格暴跌。但年4月峰回路转,不少商家视三七价低投巨资大量买进,以此拉动价格大幅反转上扬。
在三七连续高涨的背后,大面积扩种有目共睹,但市场需求的激增以及大量资金的介入,使得原本供大于求的格局被打破。高价期间栽种的三七已大面积采挖,今后几年新货压力不太大,未来走势仍有想象空间。
黄连价格涨幅 涨价前价格6元(鸡爪),目前价格元。
时隔5年之后,年下半年黄连再次发力上扬,年底价格涨至元左右停步不前,年春节过后重拾升势,短时间内价格涨至元,单枝价格涨至15元左右,目前价格趋于平稳。
成因:
黄连价格涨至元上下止步,说明库存仍是前行路上的绊脚石。不过,价格回调有利于库存的实际消化,为未来价格重启减轻压力。
3白术价格涨幅 涨价前价格13元,目前价格30元。
年白术产新后从上一轮35元高价跌落至元上下,一直横盘到年,年价格进一步走低,到7月最低价跌至1元左右,之后在13元上下运行到年上半年。
成因:
年白术价格的进一步下滑,挫伤了药农育种积极性,育种面积大幅减少。年白术低迷之际,有商户看到这一契机,积极收购货源,以此拉动价格强劲上扬,从13元一步步高升至目前的30元上下。
白术价格上涨的基本面逐渐形成,接下来需要实际消化库存夯实基础,未来走势仍为多商看好。
4白芷价格涨幅 涨价前价格5元(统货),最高价涨至11元,目前价格9元。
年白芷产新后从7元(统货)以上跌落至4.5元上下,低价一直持续到年上半年。白芷价格的下滑打击了药农种植积极性,年新货产量减少,有不少商家迎着产新积极购进,在大货交易活跃中价格不断上扬,产新中期价格涨至11元。
成因:
虽然年白芷新货产量较上一年下降,但由于商家手中积压的库存多未消化,随着价格的上涨,低价陈货开始抛售,导致价格止升转落。目前,白芷价格的上涨再次点燃药农种植热情,由于种源限制,实际扩种面积不是太大,预计未来白芷行情仍有转好。
5桔梗价格涨幅涨价前价格17元(统货),最高价涨至3元,目前价格8元。
自01年桔梗进入新一轮掉价周期,并于年跌入谷底,只是触底时间不长,年4月便有商积极购货,以此拉升了价格,年底最高价涨至3元左右。不过,高价仅维持一月左右便跌落下来。
成因:
桔梗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品种,这次涨价有点急,尚未站稳脚跟就想一路小跑,难免跌跟斗。桔梗真正的高价周期并未到来,短期价格回调或许是为了积蓄新的涨价动力。
6毛知母价格涨幅 毛知母涨价前价格为7.5元(含硫饮片),目前价格19元。
年持续低价4年的知母终于迎来了艳阳天,自年初价格便蠢蠢欲升,从7.5元涨至8.5~9元,并在此价位运行了半年时间。9月产新后价格涨至10元左右,年末涨至13元上下。今年以来涨势不减,在大货交易活跃中攀升至16元左右,无硫饮片价格涨至0元上下。
成因:
知母价格上涨是多年低价的厚积薄发,由于低价期间种植调减,生产恢复需要两年时间,后市行情仍有向好趋势,但短期内需要实际消化库存夯实行情。
7黄芩价格涨幅黄芩涨价前价格10元,目前价格18.5元。
年下半年黄芩从上一轮涨价周期跌落,从18元以上跌落至13元左右,进入年价格进一步下滑至10元上下,低价一直持续到年上半年。
黄芩连续两年的低价挫伤了药农种植积极性,有商看到这一利好,于年下半年大量入手买货,价格也在频繁交易中不断上涨,到目前价格已涨到18.5元左右,而且仍有跃跃欲升之势。
成因:
该品种生产恢复需要两年时间,而今明年采挖面积均不大,这为后市价格继续上扬减轻负担,只是短期内涨价仍面临着库存压力。
8牛蒡子价格涨幅 牛蒡子涨价前价格10.5元,最高涨至18元,目前价格17元。
年下半年牛蒡子从0元以上跌至15~16元,产新后价格继续下滑至1元左右,年产新后价格进一步下滑至10.5~11元,产地价格回落至9元左右,此价一直运行到年上半年。
成因:
该品生产恢复同样需要两年时间,即两年内不会有大量新货冲击。牛蒡子未来还有多大涨价空间,需看市场实际需求和供应货源多少以及持货者能否步调一致。
9防风价格涨幅 防风涨价前价格15元(河北产,籽播),最高价涨至8元,目前价格7元。
年4月防风从6~7元暴跌至17元左右,到年价格已下滑至13~14元,-年上半年价格在14-15元上下徘徊。
成因:
防风持续近三年的低价引起不少商家
该品种生长周期为一年,生产恢复快,目前价格足以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只是基于种源限制,大规模种植仍需时间。
10北沙参价格涨幅北沙参涨价前价格16元(河北产,统货),目前价格30元。
年北沙参从上一年的1元逐渐下滑至18元左右,-年10月价格一直在16~17元上下浮动。北沙参持续三年的低价打消了药农种植热情,低价也引起不少商家
北沙参涨价重新点燃药农种植积极性,但由于北沙参低价期间留种少,大面积扩种种源不足,预计北沙参涨价行情仍会持续。
11玄参价格涨幅 玄参涨价前价格7.5元(湖北产,统货),目前价格1.5元。
玄参生长周期短,生产易大起大落。但事实上,玄参在年产新前价格一直不低。-年,玄参价格一直在11~1元上下运行,年和年曾两次价格涨至15元左右。
正是玄参持续多年好行情,刺激药农大面积发展种植,导致年产新量大价跌,湖北产统货价跌至7元左右,河南产统货价滑至4元上下。
成因:
由于年玄参产新后价格大幅下滑,种植户收益普遍下降,和种植粮食作物基本持平,年种植面积大幅调减。玄参低价以及种植面积减少,不少商家似乎看到了商机,纷纷购货囤积待涨。
年玄参产新量少,价格起步上扬,目前市场湖北产统货价涨至1.5~13元,河南及安徽产统货价涨至9元左右。短期内玄参涨速较快,低价库存未来得及消化,预计价格继续上扬动力不足。
1山茱萸价格涨幅山茱萸历史上行情波动较频繁,近几年价格一直在0~5元上下浮动。涨价前价格0元(河南产,统),目前价格3元。
成因:
从供求关系上分析,山茱萸很难具备大的商机,因为种植基数太大,库存一直未见底。由于今年花期降雪,对其坐果多少会有影响,这将为后市留下更多悬念。另外,由于大资金介入,预计未来走势不会风平浪静。
13草果价格涨幅 草果涨价前价格36元,目前价格10元。
成因:
草果高价栽种的植株盛果期已过,加上去年遭遇冻灾减产严重,导致价格大幅上扬。草果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价格大幅上涨,散户手中的货基本抛售一空。目前草果货源集中在少数商家手中,如果今年产量依然不大,未来走势仍有想像空间。
14茯苓价格涨幅 茯苓自年从7元以上价格跌落,近几年价格反复涨涨落落。茯苓涨价前价格15元,目前价格19元。
成因:
由于年春夏多个产地雨水偏多,对茯苓生长造成明显影响,造成单产减产。另外,国家对树木砍伐监管力度加大,使得茯苓种植面积难以扩大,预计今年采挖面积依然可观。茯苓已在中低价位运行近5年时间,加上新扩增面积有限,未来行情仍有向好趋势。
15金樱子价格涨幅金樱子涨价前价格10元(江西产,统),最高价涨至4元,目前价格18元。
成因:
虽然金樱子去年有受灾减产的利好,但由于保健酒厂对鲜果需求的减少,又增加了不少干品货源,以致产新结束货源进入实际消化后,价格震荡回落。
16吴茱萸价格涨幅吴茱萸涨价前价格95元(江西产,中花),目前价格元。
成因:
吴茱萸价格步步高升,主要是前几年低价生产遭到破坏,而生产恢复需要两三年。近几年吴茱萸产量一直不大,多年积压的库存又消耗殆尽,多种利好叠加,造就了今天的辉煌价位。
17蔓荆子价格涨幅蔓荆子在一年多时间内从55元(江西产,统)飙升至目前的元左右。
成因:
蔓荆子系野生资源,由于价格长期低迷徘徊不前,药农采收积极性不高。年新的药典颁布实施后,云南等地所产及进口货因蔓荆子黄素含量低,销量大幅下降,而含量高的江西产蔓荆子销量大增,但由于供应货源偏紧,导致价格不断高升。
由于蔓荆子价格涨幅较大,已有人开始尝试人工栽种,不过,需要年后才能挂果,短期内不会对行情造成多大压力,预计蔓荆子高价行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18麦冬价格涨幅 麦冬涨价前价格39元(四川产,统货),最高价涨至78元,目前价格66元。
成因:
该品种去年产新后价格一路稳步上涨,经营户均获利不菲,今年产新后多商积极参与购买,短时间内把价格拉高。由于麦冬短期内价格涨幅较大,多商持观望态度,同时,随着新货大量上市价格震荡回落。
当一个品种涨价时利好总是被无限放大,其实,今年麦冬总产量还是不小,供求没有矛盾。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进入,价格反转阻力较大。
19太子参价格涨幅近年来太子参价格涨涨落落,年初价格在58元上下浮动,到7月份价格已涨至元左右,而后价格又震荡回落至85元上下,前期价格再次反弹至元,近期又小幅回落至98元左右。
成因:
虽然太子参有减种减产的利好,但由于前几年积压的库存有待消化。每次太子参价格上涨后,便有大量陈货冲击市场,这也是价格反复涨落的原因。由于该品历史上有过元的天价,有货者仍对未来行情充满期待。
年5月中旬药材产地最新中药材价格及行情走势分析预测5月15日浙贝母统货报价74.0元(公斤价,下同),5月19日报价71.0元,本周浙贝母行情下跌,价格整体下调3-5元,整体跌幅4.05%。本周浙贝母整体行情下行为主。
本周,浙贝母整体货源走量缓慢。据生意社获悉,浙贝母整体种植面积较大,整体库存处于高位,正值浙贝母产新期,上市量逐渐增多,药厂与商家均处于观望态度,货源走量相对缓慢,药农售货意愿较强,浙贝母整体行情有所下跌,现浙贝无硫个子产地报价65-74元,浙贝母无硫片子统货报价76-8元。浙贝母整体行情下跌。
本周整个药材市场药材上市量逐渐增多,年中药材市场处于周期性的平稳发展中,大宗药材过剩产品,商家表示生存仍然有压力。年贝母将顺应中药材整体发展趋势,浙贝母产新期行情下行为主。
年浙贝母存量处于高位,正值产新期,浙贝母整体上市量较多,货源走量缓慢,预计短期内浙贝母行情下行为主。长期看来,产新期过后,需求拉动,浙贝母后市行情将趋于稳定。
5月15日当归散把货报价40.7元(公斤,下同),5月19日报价40.09元,本周当归整体行情显疲软,价格整体变化不大,整体跌幅0.45%。本周当归整体行情疲软下行。
本周,当归散把货价整体价格变化不大,当归散把货货源走量相对稳定。据生意社获悉,近期处于当归消费淡季,药市整体上市量较多,当归散把货整体走量缓慢,药厂与采购商采购量相对不多,当归价格疲软运行,当归整体行情显疲软。
年当归整体价格处于高位,整体库存充足,近期当归价格疲软运行,现当归散把货产地整体报价35-43元左右,市场整体报价38-44元。本周当归整体行情显疲软。
年当归库存量较大,近期当归走量减缓,当归价格疲软下行,预计当归短期内整体行情疲软运行,长期看来,当归后市行情震荡前行。
鸡爪连周初报价.0元/公斤,周末报价.30元/公斤,本周鸡爪连价格上涨0.10%。
亳州黄连产地走畅,市场行情坚挺,目前亳州市场黄连价格鸡爪连价在-元/公斤,单枝连价在10-15元/公斤。湖北、南川、彭州和开县新货进入黄水市场销售减少,造成新货短缺,大市场回流货充斥市场,陈货过剩。湖北产区黄连面积会比前几年明显增长。预计5-7年后,湖北利川及周边黄连总产量应会超过全国各个产区。目前黄连库存量大,导致价格上涨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