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信阳市委组织部信阳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淮滨县:强化党建引领决胜脱贫攻坚:
解说词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多少年多少代的梦想,在习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下展开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必须做到决心要大,措施要实,效果要好。省委书记谢伏瞻强调: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委书记乔新江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攻坚意识、强化攻坚措施、强化攻坚保障,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精准扶贫动员会上
我宣布,淮滨县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名队员,整装完毕,现在出征。
在淮滨,这是一场全体党员冲锋在前的声势浩大的攻坚战。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在全县开展了“四个起来”活动:党徽戴起来、党旗飘起来、党章学起来、党员作用发挥起来。全县共产党员党徽戴起来,1万多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脱贫攻坚工作室里党旗飘起来,1千多个党组织亮旗帜,展现了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战斗堡垒形象;党章学起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准扶贫决策部署上来,把党员在精准扶贫中的先锋作用发挥起来;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淮滨县深入实施以“三严三强三育”为主要内容的“严乡强村育新”计划。
按照“党务干部派弱村、经济干部派穷村、政法干部派乱村、科技干部派产业村”的原则,从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97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97个县直单位成立9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名优秀干部,进驻97个贫困村。“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不脱贫誓不收兵。
董空村原来是一个软弱涣散村、贫困村双典型村。我们帮扶工作队驻村后新建了村部,健全了班子,完善了制度,培养了后备力量。现在党员干部精神面貌变了,变得气顺了心齐了,村支部有力量了,脱贫攻坚成果也出来了。
年,在全县97个重点扶贫村的示范村验收中,董空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淮滨县个行政村和24个社区中,有名“双强”党支部书记有个人创业致富项目,其中,75%的村党支部书记的个人项目设在村内,带动多名群众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多万元。
“村企联建人人爱,多彩花木产业带,林下白鹅致富快,弱筋小麦全覆盖。”芦集乡许老圩村成立了村企共建联合党支部,吸纳富昌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昌佳农业田湖种植专业合作社、亿昌大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实现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以党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了产业大提质、扶贫大突破。
我们通过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方桂江、赵鹏二位同志,把党员王明华培养成致富能人,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双带能力。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帮助了我;现在我成功了,我也想加入党的队伍,借助党的组织平台,帮助更多的贫困党员和群众。”通过村企联建,深入实施“多彩田园工程”,积极推行“支部+党员+种植大户+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生猪、蛋鸡、白鹅,葡萄、芡实、猫爪草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由村党支部穿针引线,把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技术能手组织起来,成立村企联合党支部。
防胡镇党委为解决产业扶贫工厂建厂初期企业用工找群众难,贫困户就业找企业难的问题,于今年初成立了百亚焕研产业联合党支部,通过支部引领,企业发展,委员带动党员和群众就业,党员致富能人联系帮扶贫困户,破解了企业和贫困户发展致富两难问题。
全县在97个贫困村中,大多数都建立了村企联建党支部,共覆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
为助力轻纺、食品、造酒、造船等淮滨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产业链党支部”建设,在各类家企业中通过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共建党支部62个。党建支撑轻纺、食品两大产业联盟,创造就业岗位4.4万个,带动1.6万贫困人口脱贫。
淮滨县金豫南面粉公司作为河南省扶贫重点企业、河南省扶贫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打造全县弱筋小麦“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很好的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承担了淮滨县11个乡镇、41个贫困村的脱贫攻坚重任,其扶贫人口占全县应脱贫人口的44.93%。年,公司实施了财政扶贫到户增收项目和弱筋小麦产业扶持项目,促进贫困户增收达.万元。
省派扶贫工作队来了,市派扶贫工作队来了,和淮滨县广大党员干部一起,摸索创新出精准到村“1+7”、精准到户“1+N”帮扶模式:
精准到村“1+7”,“1”指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2%,“7”指贫困村退出的7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精准到户“1+N”,“1”指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主措施,“N”指为保障贫困户有稳定收入而为贫困户制定的N项帮扶措施。精准到村“1+7”和精准到户“1+N”的创新举措,得到信阳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高度称赞。
洪河荡漾着血浓于水,闾河奔涌着鱼水情深,白露河激越着万众一心:鸡头米水中捧金豆,猫爪草田间生元宝;弱筋小麦碧波万顷,海棠花开一片欢腾;一座座暂新的村部笑迎村民,一条条平坦的大道步履生风;一家家公司忙生产,一个个合作社忙分红......淮河两岸,扶贫攻坚,淮滨大地,决战小康: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心系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昂扬向上的赞歌。
责编:邬原园李立平编审:常进策划:张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