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医院订阅哦!
食源性疾病
01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为“通过摄入食物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我国《食品安全法》()中对食源性疾病的定义为“食品中致病因素进进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主要包括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是可以预防的。
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基本要素:①食物是携带和传播病原物质的媒介。②导致人体患疾病的病原物质是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致病因子。③临床特征为急性、亚急性中毒或感染。
02
食源性疾病分类
按致病因子分类
1.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2.食源性病毒感染
3.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4.食源性化学性中毒
5.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
6.动物性毒素中毒
7.植物性毒素中毒
按发病机制分类
1.食源性感染
2.食源性中毒
3
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然而,摄入受污染的食品也可能造成全身多器官衰竭,甚至引发癌症,从而造成残疾和死亡。
四、疾病特征
1、食物传播
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
2、暴发性
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潜伏期较长(6~39小时);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以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为例,多以散发病例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3、地区性
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
4、季节性
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月份。
五、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他含有害物质的食品。新鲜食品(如四季豆、野生菌等)经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2)不购买无厂名厂址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定型食品。
(3)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h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5)不私自采食瓜果蔬菜和野生食物。
(6)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品。
(7)不饮用不洁净的水或者未经煮沸的自来水。
(8)直接食用的瓜果应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并尽可能去皮。
(9)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10)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
(11)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食品安全小知识
Tips转自:大理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