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畅谈新变化
吴陈河镇:砥砺前行谋发展开拓创新谱新篇
近年来,吴陈河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党建引领发展,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两连冠”、国家生态镇、省先进基层党校、省级文明村镇、省级园林镇、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省政务公开工作示范单位、全省林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等4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综合实力由五年前的全市第34位上升至第29位,为我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年整体脱贫、年建成全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示范县、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新县吴陈河镇党委书记谢文彬“喜迎十九大畅谈新变化”寄语——
党的建设持续强化
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党委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扛稳夯实“两个责任”,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得到强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把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规范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周四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党员干部年度学习计划,扎实开展领导讲学、专家授课、干部领学、专题辅学的学习教育模式,提升党员干部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结合实际开展好“固本清源,争当红城先锋”活动,抓好党员干部“四项教育”。
在全镇创新开展以“党员创产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村民创家业”为主要内容的“四业同创”活动,帮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展风彩、竞风流。
二是基层战斗堡垒得到强化。深入贯彻落实“严乡强村育计划”,强化党委党建主体责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抓好组织、阵地、队伍和作用发挥。创新基层组织设置,联合阳土墩、章墩、杜洼三个贫困村党支部和茅屋冲农场党支部成立脱贫攻坚示范区联合党总支,通过资源整合、支部联建、产业互融、服务共享,实现抱团式发展、联动式扶贫,示范区先后迎接国家、省市县级调研和检查53次,得到了省委书记谢伏瞻、省委副书记邓凯及市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省委书记谢伏瞻同志在吴陈河镇视察)
夯实基层组织阵地,深入开展软弱涣散村整治,推动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升级,争取各类项目或帮扶单位援助等方式,新建文化广场16座,新建或改建村级活动场所15个,新建镇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14个,广场、活动室、阅览室、卫生室、远程教育站点等场地一应俱全,全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大幅提升。
建强党员干部队伍,结合村级组织换届,调整村党支部书记6人,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比例达57%,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达44%;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发展党员45名,其中35岁以下年轻党员占85%,大专以上学历占60%,党员队伍数量、结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力实施农民党员“双创”工程,鼓励党员干部创新创业,全镇共涌现党员家庭农场主5个。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潘旭为镇机关党员干部讲党课)
规范基层组织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将党员“四进四提升”和“昼访夜谈”活动创新结合,指导联系村严格落实党务民主管理制度,执行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制度,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村务财务定期公开、民主理财等村务民主管理办法。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和警示教育,建立“四中心一平台”和廉政小品“清风园”,开展廉政宣传六进活动,将银杏街打造成廉政文化宣传街,着力打造了“清风扶贫”品牌。注重镇村干部管理和监督,严厉查处问责,五年党政纪处分11人,集中约谈镇村干部65人次,通过问责的警示作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聚焦“十三五”发展大局,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确保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型农业硕果累累。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五年来,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7家,其中成功创建2家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发展家庭农场8家、种养殖大户35个;发展油牡丹、猫抓草、颠茄草、菊花、百合、亳菊、白芍、射干、白芷等中药材亩,苗木花卉亩、地膜花生亩、有机蔬菜亩、有机水稻亩、水产养殖亩;发展油茶亩,建成朱洼巴山岗、章墩石欠、杜洼小钟洼、阳土墩胡洼、小河边王湾、石湾腰塘洼亩以上油茶种植基地6个。
以茅屋冲家庭农场、奇龙岭民俗文化园、好吉丹生态农业、马鞍红桃山及香菇种植基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产业园或示范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以优质高效油茶、香菇种植、水产养殖、乡村旅游、有机水稻等为主导的“五大”特色产业在全镇逐步形成规模,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壮大了镇域经济实力,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集镇建设品味提升,以区域中心镇和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建设为抓手,坚持建管并重,巩固创建成果,五年来,先后投资多万元,实施了集镇区提升和邱店区域改造工程,将邱店区域纳入集镇统一建管,完成了路灯亮化、排污改造,人行道升级改造、绿化带补植等。建成柳林花园小区、双湖小区、宏运家园、宏福家园二期工程、滨河健康公园建设。
美丽乡村深入推进,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标准,大力实施“五化”工程,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成马鞍村孔北湾、罗寺村岑坳、章墩村大湾、阳土墩村毛冲、王洼村湖塘榜等美丽乡村示范点31个。累计投入各类项目及建设资金将近2个亿,实施了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邱堂千伏变电站建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一批重点项目,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建成农村“三留守”人员信息库、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危房改造户信息库,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户,发放各类涉农惠农保障资金余万元,建成村级社保服务平台14个,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余人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实现15个村(居)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群众文化广场10个余平方米,配套安装体育器材62件套;陈洼村邹氏文化活动中心红白理事会提倡勤俭节约文明风尚,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认可。全镇先后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四业同创先进典型”、“道德风尚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表彰了岑垚林、朱泉森、岑文荣等先进典型余名;3人被评为新县道德模范,1人被评为信阳市和睦家庭,2人被评为信阳市劳动模范。社会综合治理持续发力。安装村级视频监控系统个,实现了村组主要路段全覆盖;建立镇村组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网格化管理机制,调处化解及答复率达%,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率大幅提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围绕抓党建促脱贫,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把党员干部精力集中到激励群众脱贫上,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如期脱贫奔小康。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依托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围绕打造“一村一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章墩村投入资金万,发展6亩5万棒香菇大棚和亩油茶种植基地已初步见成效。石湾、陈洼的扶贫车间、苗圃花卉产业等村集体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脱贫奔小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充分发挥项目扶贫的主导作用,发挥项目扶贫效应最大化,确保项目实施精准,帮扶取得实效。共争取各类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社会资金.5万元,采取“农场+项目+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公司+村委+贫困户”等模式,在7个村实施到户增收扶贫项目,通过入股、就近就业、技术服务等方式,共带动贫困户户人实现脱贫增收,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为户贫困户分红23.7万元。同时完成了吴陈河镇“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项目库建设,规划交通、水利等项目共2.3亿元,加强了项目储备。
攻坚模式持续创新。联合奇龙岭民俗文化生态园、茅屋冲家庭农场以及小河边百亩油菜花田园综合体,创建大别山耕读小镇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旅游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年2月,示范区获得全市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年3月,大别山(新县)乡村旅游文化节启动暨《游在信阳》栏目开播仪式在景区召开,来自河南省18地市及大别山6地市广播电视旅游联盟代表及武汉、驻马店等地游客余人参加了仪式。
回首过去,吴陈河镇党委政府不忘初心,加压奋进,成绩喜人;展望未来,吴陈河镇党委政府将砥砺前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