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预防重点及中医药防治优势阶段

登革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以蚊虫为主要传播源,发病急骤。发病时,出现高热、出疹、关节疼痛,甚至休克等急性症状,因此让人们对其产生极度恐慌的心理。实际上,登革热虽然发病急,但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其康复率还是相对较高的。

登革热传播主要媒体是蚊子,因此预防登革热首先就要防蚊灭蚊。

登革热的初期症状多为发热、出现皮疹、极度乏力,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并没有特征性表现,因此患者刚开始发病时,有可能会认为只是普通发热。但应注意的是,本病在发病3天内的传染性最强,因此近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的情况,医院诊治,以免耽误。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本身患有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曾做过器官移植手术和久病体虚的都是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和皮疹症状,医院抽血检查,若发现血小板和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或出现趋低的动态变化,都应该进一步对登革热病毒抗体进行筛查。

中医药防治登革热的有一定效果,其优势阶段在于预防、发热期、出疹期(出血)及恢复期,至于休克期宜采用中西结合方法处理。

Ⅰ预防:在防蚊灭蚊的基础上,内服中药也有预防作用。参考方药:板蓝根15克、金银花10克、芦根10克、薏米30克,煎服,每日一次(6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或遵医嘱)。

Ⅱ发热期:脉浮数,舌红,苔黄腻;恶寒,高热,头痛,身痛,呕吐,腹泻。法当益气解表,清热化湿。参考方药:玄参10克、北芪10克、薄荷5克、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板蓝根15克、生石膏15克、藿香10克、牛蒡子10克、黄芩10克、生甘草5克。

Ⅲ出疹期(出血):脉滑数,舌红,苔黄腻;高热,心烦,口渴,呕吐,腹泻,皮肤瘀斑,便血,淋巴结肿大。法当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参考方药:水牛角15克、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蒲公英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紫草12克、芡实30克、猫爪草10克、生地碳10克、地榆炭10克、生甘草5克。

Ⅳ休克期:面白肢冷、烦躁不安、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脉细弱。本期宜中西结合对症处理。中药宜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参考方药:人参、五味子、麦冬、熟附子等。

Ⅴ恢复期:脉细无力,舌淡,苔少;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法当益气养阴,健脾和胃。参考方药:太子参15克、北芪10克、麦冬10克、茯神10克、炒白朮10克、红枣10克、石斛12克、炒扁豆12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

根据我国温病学著名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经验,在登革热的预防及治疗中,都可以适时、适证、适量地加入龙脑(冰片)。因龙脑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故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以上方除预防方药可以自行配备服用外,其他方药必须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图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cj/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