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捉老鼠大家都知道,但若是说,这是一种节庆活动,估计您没听说过。这种节庆活动就在广西贺州市东部的南乡镇,号称“舞火猫”。
南乡镇以壮族群众居多,之所以把猫捉老鼠上升为节庆活动,是因为以前当地老鼠偷吃粮食,导致群众损失惨重。相传后面当地突然出现了一只巨猫,把老鼠们都消灭掉了。为了纪念猫赶走老鼠,让农民们过上好生活的这种喜事,当地群众形成了猫神崇拜,发明了“火猫节”以及相应的“舞火猫”活动。
这种活动大概是用稻草编织成猫和老鼠的头部,由两个人扮演巨猫、一个人扮演老鼠,在舞台上表演。在老鼠将要偷米吃时,巨猫及时把老鼠制服。据称在表演猫抓老鼠前,还会由20个小孩头戴插燃香的稻草猫头套,由其中一位少女表演猫行走、跳跃、捕食之类的动作。整个“舞火猫”的过程,都会有敲锣打鼓助阵,烘托气氛。
“舞火猫”活动不仅是纪念曾经的传说故事,更是对年年农业丰收的美好期许。据称,这是贺州南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春节和元宵期间会有表演。但是这个舞火猫活动似乎只在南乡镇有表演,活动范围比较小。然后,从目前网上流传的“舞火猫”的视频来看,还有一些待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扮演的“猫”和“鼠”的脚,为什么不能穿上类似猫脚、鼠脚的鞋之类的,而是直接穿平时的裤子、鞋,或是直接以手撑地?还有猫头,似乎嘴巴也太大了吧?既然是表演,那就表演得逼真一点嘛。还有,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是不是还可以再丰富一点?比如加入一些走秀、相声之类的,使表演更为形象和生动一些?还有,多让一些美女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吸引人。
总之,要打造火猫节成为一个品牌,当地还要多下一些功夫,提上档次一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慕名前来观看,而不是在网上看了一些视频就没了深入了解的兴趣。
你们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