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药如何配合印度易瑞沙治疗肺癌

例1:汪某,女,67岁,年3月15日人院。胸闷、气促1月余。患者于年6月发现左上肺肿物,行胸部CT检査确诊为左上肺癌,于同年7月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上肺)腺癌。术后行5疗程泰素加顺铂化疗后出院。并于年4月,年1月、2月、3月、5月再住院治疗,期间复查胸部CT示:左肺癌术后,两肺多发转移,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经多次行化疗,并坚持中药治疗。年1月,患者开始出现胸闷、气促,症状进行性加重而人院。诊见:神清,精神疲倦,颜面浮肿,胸闷,时心悸,声嘶,少许咳嗽,痰少,纳眠可,二便调,无明显胸痛、气促、发热等不适,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舌淡暗、苔白,脉弦细。查体:颜面浮肿,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侧可见术痕,无压痛,胸壁无肿块;两肺叩诊呈清音,左肺野呼吸音减弱,未闻干湿性啰音;心音低钝,心率次/分,律尚齐。左锁骨上窝可扪及一约1.5cmx2cm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活动度差,无明显触痛。复查胸部CT示:肺癌术后改变,双肺、纵隔、双侧肺门及腋窝淋巴结多发性转移,心包积液;CEA62.7pg/L。中医诊断为肺积,证属气阴两虚。治以健脾益气养阴,清肺化痰散结,自拟仙鱼汤(仙鹤草、浙贝母、華茎各15g,鱼腥草、猫爪草、山海螺各30g,太子参25g,守宫5g)加减治疗,并配合鹤蟾片,每次6粒,每天3次,口服。因患者拒绝再行化疗,遂于3月27日开始口服印度易瑞沙,每次mg,每天1次。10天后,患者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消失,胸闷、心悸等症状逐渐减轻,颜面浮肿逐渐消失,精神转佳。6月10日复诊:精神较佳,胃纳佳,睡眠好,无明显咳嗽、咯血,二便调,心率降至90次/分。复查胸部及头颅CT示:左肺癌术后改变,双侧肺转移,心包少量积液,病灶较前明显缩小,颅脑未见明显异常。血分析、肝功能及生化12项检查基本正常,CEA下降至15.7n^/L。

例2:陈某,女,43岁,年7月初诊。主诉:干咳、背痛2月。患者年2月发现右下肺癌,行病理活检示:低分化腺癌。后以健择加卡铂方案化疗4疗程,仍干咳、背痛。于年7月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癌治疗后,病灶存在,右肺见多个转移灶,右侧胸膜转移,伴右侧胸腔少量包裹性积液,右中肺部分实变,伴部分阻塞性肺炎。中医诊断为肺积,证属阴虚痰热。治以健脾益气,清肺化痰散结,自拟仙鱼汤加减治疗,并配合鹤蟾片,每次6粒,每天3次,口服。并于年7月开始口服印度易瑞沙,每次mg,每天1次。2周后,患者干咳、背痛均有所减轻,但出现明显痤疮,面部满布红疹、突出皮肤、瘙痒,伴灼热疼痛感,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略数。考虑为口服印度易瑞沙后引起的皮疹,证属血热型。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方选五味消毒饮加减。处方:金银花、野菊花、生地黄、知母、地肤子、白鲜皮各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赤芍、生甘草各10g,青天葵6g。每天1剂,水煎服。并用鲜崩大碗捣烂外敷面部。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忌食煎炒、辛辣、油腻等物。1周后,面部痤疮明显好转,疹色由红转淡,瘙痒、热痛感减轻,稍口干,大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前方去紫花地丁、青天葵,加丹参、玄参以增凉血滋阴之功,继续巩固治疗1周。后患者坚持服用仙鱼汤、鹤蟾片配合印度易瑞沙治疗至今,未再出现明显痤疮。年2月21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癌术后,右腋窝淋巴结稍肿大,未除外转移可能,右下肺炎症,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右下胸膜增厚。

按:印度易瑞沙作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已被国际公认推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药物,其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可提高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复发,或放、化疗未效,尤其是年老体虚而不堪放、化疗的患者,靶向治疗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药结合靶向药物治疗有增效减毒的效果。对于印度易瑞沙所致的皮疹,中医重视整体治疗。

印度良知代购,







































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ianhuafen.com/mcyy/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