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要学精,准备苦一生

此篇文转自素问居士,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大垃圾中医:辩证把脉装模作样、看病依靠西医报告!

作为中医,其查病的工具就是三根指头,辩证标准就是四诊十二纲。四诊“望、闻、问、切”;十二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湿、燥、火”。

今天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医美其名用三个指头在把脉,其实都是装模作样心不在焉,最后没有化验单就不知道从何着手。开方针对病灶,疼痛就用止痛药,气滞就用补气行气药,血瘀就用活血化瘀药,基本都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遇到癌症患者,基本无法脱离“蝎子、蜈蚣、蟾蜍、斑蝥、水蛭、壁虎、九香虫、灵芝、冬虫夏草、王不留行、西洋参、丹参、红花、牛黄、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草、半枝莲、半边莲、苦参、山慈菇、夏枯草、猫爪草、马钱子、海蛤壳、昆布、蜣螂、鳖甲、急性子、天南星、石见穿、麝香、败酱草、龙胆草、黄连、黄柏、黄芩、山慈姑、穿山甲”这些毒药、苦寒药,还美其名以毒攻毒,没有想到阴阳升降;没有想到五行生克;没有想到太过不及;没有想到内伤与外感的变化。癌症有什么毒,无非阴阳升降失常而已!多数中医既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

有些更可悲的中医,四诊不参,十二纲不辩。不管什么病都是热药到底;有些害人的中医,不懂辩证施治,就是寒凉药物到头,最后把人治坏。这就是西医说的药源性疾病和医源性的疾病。当今的患者百分之九十都是被庸医治坏的!有些中医不学无术,不好好专研医道医术,天天以攻击西医彰显自己。从来没有治好过癌症,却大吹大擂说癌症很好治!

真正懂医道的中医,知道天有六气之偏过,人有七情之喜怒,脉有六脉之悬殊,指临三部,按寻九候,心净如水,指未离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湿、燥、火”之症已经了然于胸,手离三部,胸有成方。这才是真正的医中翘首。第二大垃圾中医:自己有病输液,降压、降脂、降糖、速效救心丸从不离身。

优秀的中医必须自己健康,首先自己没有内伤疾病,偶遇外感,正气存内则邪不伤身,如果外感六气致病,自己两副中药就可祛邪愈病。中医的精气神是代表中医的整体形象,一个病猫做中医给人治病,损害中医形象,葬送中医前程!自己有病的中医,首先就是一个不合格的中医,如果一个中医不是遇到意外事故而短命夭折,实为中医的奇耻大辱!

更可悲的有些中医,天天为人师表,有病向飞一样,医院挂吊瓶、打点滴。有些中医自己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缠身,天天吃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速效救心丸。还大吹特吹是某某门派正宗传人,还广招弟子,教人中医绝技,真是害人害己,笑掉大牙!

有些人看了几本书,经过苦心包装,就号称中医旗手,自己心梗、脑梗都不知道预防治疗,医院住院抢救一个月才捡回一条人命,这些都是中医界的可悲之徒。

中医辨证,不管什么疾病,无非阴阳气血受邪,病位无非表、里、半表半里,病情无非虚、实、寒、热、风、湿、燥、火。内伤无非七情虚劳、饮食起居、房事过度;外感无非六气之邪。弄清这些,病有何难!然而号称名医、大医,内伤、外感,本气致病、还是化气致病,阴、阳、表、里、虚、实则一塌糊涂,行医治病实乃害人毁医。第三大垃圾中医:一个处方几十味中药,而且都是大处方、大剂量。

来源:中医家

商业转摘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摘请注明来源。

医圣仲景为中医定规,人体无非十二经,就算十二经全部有病,每经一味中药,一个处方也无非十二味中药,人不可能十二经全病,否则就离死不远了,仲景《伤寒论》,处方基本就是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基本都是一至二味中药的处方、三至五味中药的处方居多,八味中药基本就算大方了,这样的处方已经历经两千余年,至今仍然效如桴鼓。医圣处方最大、药味最多的一个处方是薯蓣丸。

薯蓣、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豆黄卷、甘草、人参、芎藭、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柴胡、桔梗、茯苓、阿胶、干姜、白蔹、防风、大枣共21味中药。这个处方主要治疗气、血、阴、阳都已经失调的危重疾病,除此之外再无大方。

如果阴、阳、气、血没有全部失调的危重疾病,用得着这么大的方吗?今天很多中医,不管什么疾病,少则十五味中药,多则三十味以上,如果我是患者,没吃这些医生的药,病情早就加重。我家祖传中医,处方有严格要求,不管什么重大疾病,开具处方一律不得超过七味中药,而且必须考虑处方煎熬后的中药口味。每次不得超过七副中药,中途必须休息七天才能继续服药。

以我看来,凡是处方超过十五味以上的中医,基本处方治病时都是心中没底、辩证不明而没有把握,只得累加中药,处方开好了又不放心,又加一味,加了一味又不放心,接着又加一味,加来加去就变了大方。就好像有些人从家里外出,明明关好了房门,走到楼下,心里总是认为没有关好门,又反转到家门口推一下房门,其实房门是关好的!

对于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这些经典入医道的正宗传统中医,处方基本很难超出十味以上,就算人体十二经全部出了问题,每经开一味中药,一个处方最多也才十二味中药。如果是行医五年以上的中医,还开具十七、八味以上的大方,在我开来,这些人基本上偏离阴阳大道,正宗的传统中医,处方治病绝对坚守阴阳大道,处处彰显君臣佐使引、五行生克之法则,乱开大方,除了心术不正谋财害命者外,基本都是不学无术没入医道正途的垃圾中医!

再看下面这位宝贝中医,一个处方近百味中药,人家打枪是一发命中,他却用火枪遍地开花。比鸿茅药酒治百病的六十七味中药还要多,这个中医如果没有神经病,就应该自裁!如果中国中医到了这种地步,中华传统医学离灭亡已经不远了!

几十年来,很多中医几乎以骂西医博取名声,其实今天的中医更要好好反省自己,有反省才能进步!以上这些垃圾中医,如果为人师表则祸害无穷!患者求医应该千万小心,以免送命!还有一些垃圾医生,一天到晚不好好研究医理、病理、高谈阔论大谈佛经、道德经来糊弄病人榨取钱财、这样的医生更是垃圾医生中的垃圾、还有就是这两天网上热议的病人胸肋受伤、要求主治医师先用手触摸诊断再看有无必要再拍片、按照常理来说,病人的要求并没有过分、身为骨科医生、简单的触诊检查是身为一个医生最起码的技法(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如果说不会、那么就根本没有资格和脸面坐在那个位子上冒充医生忽悠病人、像这样既没有德、也没有术的所谓医生更应该清理出医疗队伍!免得贻害病人、丢医者的身份!

53

浏览

22评论

医门正宗素问居士

10

1楼,-12-:49

还有一大垃圾医生、就是挺着一个大肚子、满身的肥肉、一看就是个中焦痞满患者、还好意思高谈阔论给病人调理、讲养生之道!这些都是丢中医人的脸的所谓医者!

l先生,::-$

3

2楼,-12-:08

说的对!又感觉

千层纸

3楼,-12-:34

哇哇哇简直就是心声!之前想写来着,然而又觉得还没资格批评

医门正宗素问居士回复l先生,::-$

2

4楼,-12-:41

你出现了?

医门正宗素问居士回复l先生,::-$

5楼,-12-:43

评论已被发布者删除

陈剑城

2

6楼,-12-:04

真性情

仁平中医

9

7楼,-12-:28

你的看法我有二层意思!第一,中医人必须会看化验单,和一些必备的西医理论!你可以用中医看病!但不能偏执!二,我是中医人!中医确实可以脱离西医,但,科学是发达的!我们要取长不短!更好的为病人为服务!而不是在中医西医上比高低!很明显未来是中医的!支持中医

1

8楼,-12-:55

六味地黄丸加萸苁强肾胶囊一起吃怎么样

医门正宗素问居士回复乾

9楼,-12-:49

滋阴壮阳!好!会练成金刚不坏之体!

乾回复医门正宗素问居士

1

10楼,-12-:34

??

乾回复医门正宗素问居士

1

11楼,-12-:36

效果怎么样

医门正宗素问居士回复乾

12楼,-12-:05

已经都精钢不坏之躯了,你说效果咋样?

乾回复医门正宗素问居士

1

13楼,-12-:03

啊!那我就放心了

l先生,::-$回复医门正宗素问居士

14楼,-12-:50

没啥变化!身体很复杂!

l先生,::-$回复医门正宗素问居士

15楼,-12-:51

脾胃不好!吃很多药都吸收不了

叶派胡研

8

16楼,-12-:03

其实,我们不要这样挖苦同道,自古以来,什么学问都是高手少,庸手多。中医本来就是易学难精,从古到今也就那么几个顶尖高手,在顶尖高手的眼中,我们都是庸医而已。世界那么大,就靠这么几个高手看病吗?再说,很多中医不是没有学,不是学不成,而是高手爱保密,不愿意透露出来,每个人的领悟不一样,不要因为别人有不足之处,我们就不屑一顾。因为大海来者不拒,所以百川才能归海,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良秀不齐的,都是一个身体抗个脑袋,有人当教授,有人则当智障,不要要求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

老人与海

17楼,-12-:30

一针见血,针针见血。

茯神

2

18楼,01-:19

凡事有上下,中医求辨证,整体与个体,遇事多思索,中医要学精,准备苦一生!

蒋老师

19楼,昨天10:27

作为中医在看病时要观察四季和各地气候条件而决定病理和治疗方法,

汪运荣,仁者是医

20楼,昨天20:54

中医易学病因存,七经八脉搏千络,如有神医当神仙。今有养生不治病,何来长寿延年人。

張飛勝-自然綠色中醫療法

1

21楼,昨天21:12

老師,說的太棒了,向老師學習

A李奉良?中医理疗顾问

22楼,01-:41

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见群龙无首吉!

来源:中医家

商业转摘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摘请注明来源。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中科医院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sh/1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