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病消融记

-5-10这一次的复诊,颈部触诊已经摸不到包块了,只是局部手下组织稍有点韧的感觉,病人自己也摸不到了,开了四剂药给她巩固一下,告诉她可以不用来复诊了。

跟诊的医师说,老师,我以为你会写这个病案呢,感觉效果不错,但又一直没见你写……

我愣愣地答,啊,我不知道这个瘤子是不是真的能消啊,会不会小到一个程度就不再变化了呢,所以想再等等,看看能不能完全消散呢?

现在可以写了,总结一下。

56岁女性,医院的老客人。以往看的是更年期综合征,移民来香港后,有个什么头痛脑热失眠的,就会前来开几剂药。中医医患缘是很奇妙的,大部份的客人会跟着中医师走,可能心里有种知根知底的依赖吧。

第一次因为颈部肿物就诊是-1-3。我吓了一跳,也不是太久没见,她左侧颈部中段突出一肿物,非常碍眼,触诊边界清晰光滑,活动度好,可推动,大小约4x4x3cm,质地既不像囊肿那样囊软感,也不像肌瘤那种坚硬感,介于两者之间,有点韧性。触摸有轻微痛感。

说西医超声波检查考虑良性可能性大,但要抽针活检才可确定。她不想抽针,想先看看中医。

我说那我们先治疗三个月看看,不一定能缩小,西医的复查还是要同步跟进的。她点点头,表示同意。

她以往很多时候的症状都是由情绪引发,探问,她也承认,是有事由刺激,但每次话不多,也不倾诉,没有太多表情现于言表。

每次来就诊,她都有一种笃定的信心传递给我,也基本上每次都能好转。这一次,她也带着这一份笃定,我却心里没底。已经是有形之物,预后未知。

她自己也没太留意什么时候颈部开始出现肿物的,一发现就已经是现在看到的模样了。发现前曾受情志刺激。

-1-3第一诊。感觉咽中有异物感,肿胀感,午后烦躁不安,自觉有热气升腾,舌淡暗,苔白稍腻,脉弦细滑。用了李东垣的升阳散火汤+浙贝,猫爪草。

柴胡(醋)24.0克防风7.0克葛根15.0克升麻15.0克

羌活15.0克独活15.0克党参15.0克白芍15.0克

甘草6.0克甘草(炙)9.0克浙贝母15.0克猫爪草15.0克

四剂。

-1-10二诊咽喉异物肿胀舒缓,颈部肿物大小如前。已无午后烦躁及热气升腾感,清晨4-5am汗出,大便粘。舌淡暗,苔白稍腻,脉细缓。阴火已去,拟去湿浊。用李东垣的升阳除湿汤。

甘草6.0克陈皮6.0克猪苓6.0克泽泻10.0克益智10.0克清半夏10.0克防风10.0克神曲10.0克升麻10.0克柴胡10.0克苍朮20.0克羌活10.0克四剂。1-16配药4剂。

-1-22三诊咳嗽,用了半夏厚朴汤10.0克加味。

-1-29至-4-26期间(第四诊至第九诊)一直以下面这条方为主方:

浙贝母30.0克猫爪草15.0克醋鳖甲10.0克四逆散10.0克生姜10.0克茯苓15.0克大枣15.0克乌梅15.0克陈皮12.0克北沙参15克。

咽喉不利加桔梗5.0克甘草10.0克;睡眠欠佳时酌加温胆汤,甘麦大枣汤。

-2-15左颈肿物较前缩小约1/3

-3-19左颈肿物较前缩小约2/3,完全无触痛了。(以前稍有触痛)

-4-9左颈部肿物消至龙眼核。

-5-10左颈部肿物基本消失。

瘿病,系指颈前肿大,结而成块的一种病症。本病病因病机,目前仍认为由于水土因素及情志内伤,使机体气机不畅而形成气滞。气机郁滞,不能输布津液,凝聚成痰,壅于颈前而成本病。气滞日久,使血行亦受到障碍而发生血瘀,以致使瘿肿较硬或有结节。亦有因痰气郁结化火,火热耗伤阴液,而致阴虚火旺。

这个病人还真是按照书本上来生病的。因由情志内伤,经常有痰阻感,时时有口干阴液不足之象。

前后用了4个月的时间,她很坚持复诊,每天服用1-2次药。

是个巽卦人,有情志刺激病史,方向锁定柴胡剂。以舌质脉象来看,并不是一个壮实之体,所以即使初诊自诉午后有热气升腾,用的是除“阴火”的升阳散火汤。

因此,对这一例消瘿的立意是祛邪而不能伤正气。

用“解劳散”为主方。“解劳”即有“扶正”之意,该方出自《杨氏家藏方》,功能主治虚劳,积气坚硬,噎塞,胸胁引背彻痛。我是在大冢敬节的《汉方诊疗三十年》上读到这条方的,因为好奇于方的组成无非是四逆散加茯苓,大枣,生姜,鳖甲,怎么就能治疗“积气坚硬”?还能治“虚劳”?于是在临床上摸索着用,越来越喜欢它的短小精干,药专力宏。之前写的数篇医案中都曾提及这条妙方。

解劳散中的鳖甲份量跟四逆散同。所以此处我亦未加量,只用10克。这也因由傅青主的提醒。他在“升带汤”(治疗症瘕不孕的方子)后的方解中提及“鳖甲破气不可误服,惟有疝瘕及木郁者宜之。”

在读到这句话之前,我用鳖甲常用15-30克,傅青主在升带汤中用三钱而已。由此想起曾有一位患者我用了15克鳖甲,服药后头晕,减量则无碍。看来其“破”之力不可小看。

《本经》:「主心腹症瘕坚积,寒热,去痞息肉,阴蚀,痔(核),恶肉。」

《本草汇言》:「鳖甲,除阴虚热疟,解劳热骨蒸之药也。…入肝,统主厥阴血分为病,…厥阴血闭邪结,渐至寒热,为症瘕,为痞胀,为疟疾,为淋沥,为骨蒸者,咸得主之。」

现代药理研究也提示鳖甲能抑制肝、脾之结缔组织增生,提高血浆蛋白水平,及抗肿瘤等作用。

带着跟诊的医师一起翻看处方,我们觉得下面这三味药功不可没:乌梅,浙贝,猫爪草。

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因为读过不少前辈用其来治身体各处息肉的医案,所以用于此。《本经》记载:「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痔,蚀恶肉。」《内经》有去死肌恶肉之验。现代药理研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浙贝,苦,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开郁散结。常用于瘰疬,瘿瘤,痈疡疮毒,肺痈等。

《本草正》:「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解热毒及疗喉痹,瘰疬,乳病发背,一切痈疡肿毒…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敷倍。」

《本草纲目拾遗》:「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肿家夹风火有痰者宜此。」

曾在我们浸大中医一月一度的病案分享会上听同事提及,浙贝散结需重用,且此药不伤胃气。故重用,30克。

猫爪草甘辛,温,性平,归肝、肺经。功能解毒,化痰散结。主治瘰疬,结核,咽炎,疔疮,蛇咬伤,疟疾,偏头痛,牙痛。

其温性也制约了浙贝的寒性。

还有两个小将不可或缺:陈皮和沙参。

陈皮化痰醒胃舒肝,一药三用,在这种需要颇长时间服药的疾病中,顾护着胃气是重要的。

北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傅青主注释升带汤时也提及其具有破坚理气的作用,可谓是一扶正祛邪双重功效的药物。

针对这类疾患还有两点值得提醒—

1、守方,莫急。瘤子缩小1/3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再缩小1/3用了1个月的时间,然后再过三周变才变成龙眼核大,之后一个月才消失。似乎看起来消散的速度是越来越慢的。但大方向把握住了,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2、一定要时时留意整体状况,注意“人”好不好,而不是只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北京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aozhuacao.com/mcsh/3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